/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普特会结束,美俄要大交易了?俄乌战争是否即将迎来终结?

华人网 2025-8-17 00:10

 北京时间816日凌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郊外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军事基地,举世瞩目的“普特会”正式开始。

会谈持续了约三个小时,特朗普称“会谈富有成效,可以给会谈打10分(满分)”。

普京则表示,他和特朗普已就乌克兰问题达成谅解,欧洲不应破坏刚刚取得的进展。

那么,俄乌战争是否即将迎来终结?

为了促成这场普特会,特朗普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是印度方面。

7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关税就不会取消。

短短6天后的86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两次关税叠加后,印度商品输美的关税已高达50%

2024年,印度对美顺差逾400亿美元,美国是其最大顺差来源国,分量极重。路透社报道,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印度国有炼油厂正悄然削减俄油采购。

2024年,俄向印度输出约5.5亿桶原油,占其总原油出口三分之一还多,印度市场份量极重,不容有失。

特朗普对印度的打压,并不止关税。

619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来访的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并共进午餐。

5·7印巴冲突”中,穆尼尔指挥部队击退了印军的越境袭击,因功晋升元帅。810日,穆尼尔再次受邀访美,与诸多美国军政高层会面。

三个月内,两度邀请“打印功臣”踏足白宫,特朗普的政治信号再清晰不过。

2018年时,特朗普为实施“印太战略”,拉拢印度,曾公开批评巴基斯坦“从美国获取数十亿美元的援助,给华盛顿的却只有谎言和欺骗”。

自那以后,美巴关系跌落谷底,美印关系则一路升温。

特朗普两度邀请穆尼尔访美,标志着美巴关系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破冰。

8月11日,也就是穆尼尔访美后第一天,美国政府宣布,认定“俾路支解放军”为“外国恐怖组织”。

印度一直暗中支持“俾路支解放军”,为其提供培训、情报、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不是秘密。巴基斯坦曾多次要求美国将“俾路支解放军”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以往,华盛顿出于拉拢印度的考量,从未同意。而这一次,特朗普罕见点头,无疑令新德里如鲠在喉。

美国还与巴方达成了贸易协议。

根据协议,美国对巴基斯坦商品关税从29%降至19%,作为交换,美企将赴巴开矿采油(存疑)。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正借改善美巴关系之机,制衡印度的影响力。

巴西也遭遇了来自特朗普的压力。

还是7月31日这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巴西加征40%的关税,理由是巴西政府“软禁了博索纳罗”。

博索纳罗是前巴西总统,特朗普的狂热支持者,人称“巴西特朗普”。2022年巴西大选,博索纳罗不敌卢拉,但博索纳罗拒绝承认失败,发动政变。

因未能说服军方,政变最终失败。

今年3月,博索纳罗被关押了起来,特朗普多次扬言要对巴西加关税,为博索纳罗报仇。

然而,对巴西加征40%关税的真实意图,恐怕不是为了给博索纳罗报仇,而是间接打击俄罗斯。

2024年,巴西进口了54亿美元的俄罗斯柴油,是俄罗斯柴油的第二大买家,仅次于土耳其。

俄乌战争前,俄罗斯和巴西的贸易额不大,无法为俄罗斯财政贡献多少收入,但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向中国、印度、巴西等主要买家提供了优惠价格。

以巴西进口的俄罗斯柴油为例,到岸价位0.54美元/升,较美国同类产品便宜10%以上,价格优势明显,巴西购买的俄罗斯柴油大幅增加。

巴西从俄罗斯进口柴油的规模2022年的10.1万吨,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700多万吨,并带动两国整体贸易的扩大

2024年,俄巴贸易额创下12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将超过1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对巴西的出口,巴俄贸易已成为俄罗斯外贸和财政收入的新增长点。

特朗普对巴西加税,意在精准狙击俄罗斯的出口。向印度和巴西施压的同时,特朗普还派出“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访问莫斯科,提议两国元首会面

普京没有太多的选择。

因为印度和巴西不具备中国那样的抗压力量,若美国持续施压,它们妥协的可能性很大。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的经济数据已显疲软,GDP增长率仅为1.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8%。

在此背景下,财政难免受影响。

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达1.7%,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0.3%。

一旦印度和巴西在美国“二级关税”的压力下,大幅减少俄罗斯油气进口,财政压力更大。

为避免刺激特朗普,普京必须前往阿拉斯加。

那么,双方谈得如何?

简单说说会面过程。

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十分,普京乘坐专机到达机场,特朗普为其准备了极高规格的接待。

停机坪上,四架F-22战斗机作为两人合影的背景板,空中还有一架B-2轰炸机带着四架F-35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呼啸而过。

合影结束后,普京沿红毯走出机场,乘坐特朗普的总统专车“野兽”前往会场。这辆由凯迪拉克打造的专车,全身采用高强度材料,能有效抵御袭击,以保障总统安全。

参与会谈的人有六个,除了普京和特朗普,还有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双方会谈时长约三个小时,之后举行了联合发布会,说明会谈气氛不错,因为外交谈判若气氛不佳,通常不会安排联合发布会。

有趣的是,发布会上,两人都对会谈的具体细节守口如瓶,未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此次会面未能达成纸面协议,因为双方的要价,存在较大差距。

综合西方媒体梳理的信息,莫斯科开出的条件是:美国在法律层面承认克里米亚入俄;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三州以“实际控制线”停火;乌军从顿涅茨克州西部撤军,让俄罗斯获得完整的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此前已被俄罗斯100%控制)。

作为交换,俄罗斯可将苏梅、第聂伯罗和哈尔科夫三州占据的领土归还给乌克兰

美国提出的方案则是:俄军自扎波罗热、赫尔松两州撤退;乌军同时撤出顿涅茨克西部,让俄方拿到完整的顿巴斯;美国则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入俄。

事实上,要俄军撤出赫尔松与扎波罗热,绝无可能。

所以,会谈开始前,各方就预计不会达成协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没有什么可期待的”。而白宫对本次会面的定调是“试探性会面”,为第二次会议铺路。

特朗普在发布会即将结束时说,“我们很快再通电话,可能很快再见面”。

普京则用英语表示,“下一次在莫斯科见”。

特朗普进一步回应,“下次去莫斯科?这是个有意思的提议。当然,这样做可能会招致一些对我的批评,但我可以想象得到。也许会成行,我们拭目以待吧”。

没人知道接下来事情会如何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普京的立场,很难有太大松动。

联合发布会上,普京说得很清楚,“要结束乌克兰战争,必须消除战争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战争的根本原因”?

对此,俄罗斯官方已多次阐明,即北约东扩以及乌克兰纳粹势力的膨胀。

当然,即便最终什么都没谈成,普京依然有收获。

普京此行最直接的收获,便是美国的“二级关税”短期内不会再加码。

会面结束后,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现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加码制裁),我可能得在两周、三周后再考虑,但现在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普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利用这个时间窗口,俄罗斯能做很多事,比如拿下至关重要的**城

从特朗普这个口风来看,美国已经对印度和巴西征收的“二级关税”,也有取消的希望。

但有了时间窗口,不等于俄罗斯高枕无忧。

特朗普之所以通过“二级关税”逼普京会面,就是因为他对“俄乌战争”的耐心已趋于耗尽,对普京本人的抱怨,也多了起来。

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转变,特朗普的耐心会更少。

届时,不排除会加大对印度和巴西的施压力度,而印度和巴西的抵抗态度并不明确。无论莫迪还是卢拉,都表态不会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当前的局势里,印度和巴西的态度,和中国一样,属于关键变量。印度和巴西眼下的克制与谈判诉求,更像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出价。

毕竟,印度对美贸易顺差的巨大利益、巴西在咖啡等多个领域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都让他们难以承受与美国进行对抗的代价。

如果美国愿意在关税减免、市场准入、产业链转移等方面给出实质性让步,莫迪削减俄油进口的幅度可能更大,卢拉也未必会坚持顶着40%的关税继续扩大与俄罗斯的贸易。

对俄罗斯而言,这无疑是悬在头顶的风险。

普京争取到的时间窗口,既是喘息之机,也是与美西方博弈的赛跑。

若不能在这段时间里巩固与印巴两国的合作基础,一旦印度和巴西在美方给出的价码前动摇,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与财政收入必将遭受更直接的冲击。

这场角力,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不断权衡的得失。莫迪与卢拉的等待,本质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精打细算

而他们最终的选择,或将成为撬动俄乌局势与美俄博弈走向的又一重要支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