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2月6日电 据《欧洲时报》编译报道,在中国护理人员选择出国就业的榜单中,德国因为更好的薪资条件和更低的日常开销尤受到青睐,而德国的老年护理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人力缺口。 为解决德国面临的护理人员缺口,德国卫生部和萨尔州州长在州府成立了“德国健康护理人员中心”,帮助医院和护理之家简化外籍护工的入境手续。预计到2030年,德国至少需要10万名护工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德国治安问题受关注 担任一家语言培训处主任一职的延·施普林格(Jan Sprenger)说,“很多学员都担心德国的难民问题,并且经常会对此提问。”他说:“有的学员会问,德国是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家,德国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去,夜晚上街安不安全。” 施普林格表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部分是由于3年前的柏林圣诞市场恐袭事件。2016年12月19日晚,一辆货车突然冲进柏林市中心的圣诞市集,造成12人死亡、48人受伤。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假新闻,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施普林格表示。他也称,这个问题并未特别影响中国学员到德国的热情,德语课程的需求量仍然在上升。 生活开销低 双规制教学体系成熟 已有300多名中国护理人员在这家培训中心学习德语,他们现在正在德国工作。该机构部门负责人王珊珊(音译)说,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受欢迎程度遥遥领先。 她表示,“过去的几十年,德国给中国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中国被称为‘默婶儿’。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比,德国的生活开销要低很多。” 除了更好的待遇和更低的生活开销,年轻中国护理人员在德国还能接受进一步的培训。王珊珊认为,“众所周知,德国的双轨制教育已非常成熟。” 学员们在北京结束德语课程后,将赴重庆进行接下来的考试。在获得签证后,他们将飞往柏林,并在那里度过几个月的时间。 大家都期待在德国的生活,虽然有些人认为在德国生活可能会有不方便之处。比如余西超就认为现金非常不好用,他说这(现金)在中国几乎要消失了。 余西超用德语说,“在中国的超市,我们可以用手机付款,但在德国不行。我觉的这样很不方便。也许将来人们在德国也能用手机支付,这样就很好!”(白劼) 【编辑:王嘉怡】 |
中国侨网12月5日电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马六甲洲预计2020年1月推出类似电子钱包的“马六甲通行证”(Melaka Pass),让使用者包括游客实现无现金旅游消费。 该系统也可以预定酒店、购买景点 ...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马秀秀)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欧洲时报》近日发表社论指出,新疆反恐取得了明显效果,而美国面对恐怖主义标准不一,接连打出人权牌,很难排除其打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