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為了美簽,天沒亮就到台北AIT門口排隊的狼狽。隊伍繞過三個街角,手裡文件被汗水浸得發軟,面試官一句「Why USA?」讓我當場語塞。如今握著十年效期的藍皮本,才發現原來有條免面談的隱藏通道——關鍵在於「精準判斷資格」與「魔鬼藏在細節的準備」。
去年幫親戚辦理免面談更新,翻遍官網發現條件比想像中嚴苛。不是所有舊簽都能續,你的護照必須是完整十年B1/B2簽證(F/J類別另有規則),且失效未超48個月。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簽證類別不可變更」——上次是商務簽,這次突然想辦留學簽?老實預約面談吧。還有個隱形門檻:最近一次美簽必須是在14歲後採集過指紋的,當年跟著父母團簽的小朋友,成年後首次換證照樣得跑一趟。
當我核對表妹資料時差點踩雷:她舊護照有輕微水漬,新護照號碼不同。緊急聯繫旅行社老友才知,必須在DS-160表格的「曾用護照號碼」欄位填寫舊號,並將兩本護照釘在一起寄出。更隱蔽的陷阱是照片——上傳電子檔時系統驗證通過,實體照卻因耳環沒拆被退件。血淚教訓:務必用半年內光面相紙沖印,眼鏡反光或頭髮遮眉這種小瑕疵,都可能讓你的快遞白跑三週。
跑遍五間郵局才集齊正確組合:A4牛皮紙信封裝申請文件,另備兩個預付掛號回郵信封。重點來了!回郵信封的「收件人」要寫自己地址,「寄件人」填AIT,但很多人把順序寫反導致文件迷路。我用螢光筆在信封寫「免面談申請」,郵局大姐偷偷提醒:「貼足郵資沒用,記得在信封角落蓋『文件遺失全額賠償』紅章,快遞員才會當重點件處理。」
追蹤碼顯示文件進AIT的第七天,手機突然跳出EMS通知。拆開瞬間心跳加速——不是熟悉的拒簽白單,而是貼著閃亮簽證的新護照!摸著凸起的防偽鋼印,突然想起當年面試官的問題。如今答案很簡單:當你讀懂規則的嚴謹,準備的執著比面試官更苛刻,那扇門自然為你敞開。
後記實戰技巧: 遇到護照姓名拼音與舊簽不符?別慌!附上戶籍謄本英文版佐證即可。若趕時間可選「文件到達後加急處理」,但需提供機票證明。最後叮嚀:別相信代辦說的「包過」,自己逐字核對AIT免面談頁面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