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会儿在香港找工作,真是踩过不少坑。后来帮几个学弟学妹做职业规划,加上自己这些年跳槽积累的经验,总算摸清了哪些求职平台真正高效实用。香港这个市场很特别,既有本地巨头,也有国际平台深耕,还有些垂直领域的小众宝藏,选对地方投简历,效率天差地别。 想全面撒网,本地综合平台是基本盘。JobsDB 和 CTgoodjobs 是港资老字号,覆盖行业广,从餐饮零售到文职行政的职位密密麻麻,中小企业尤其活跃。但说实话,界面设计有点旧,海投时筛选要花点耐心。Indeed 香港版像个信息聚合器,把其他平台和公司官网的职位一网打尽,省得开十几个网页,适合初期快速了解行情。不过重复职位不少,看到眼熟的别奇怪。 想进跨国企业或专业领域,LinkedIn 是绕不开的。它的价值远不止刷职位——完善好个人档案,时不时发点行业见解(哪怕只是转发加句点评),主动加几个目标公司的HR或部门主管,机会可能自己找上门。我有份工就是HR看到我评论行业动态后发InMail问我要不要聊聊拿到的。JobsDB 其实也有不少大公司职位,尤其金融和物流类,别因为它本地就小看。 搞金融、银行、会计的同行,直接盯住垂直平台效率更高。eFinancialCareers 是国际级金融专才市场,投行、资管、FinTech的头部职位集中地,猎头也爱在这里挖人,英文简历是标配。CPjobs 则是香港本土的会计、金融、合规人才库,考完CPA/CFA的可以多逛逛,不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事务所在这里招人。 技术人才别只盯着综合站。JobsGather 这类IT求职网虽然规模不大,但职位更精准,从区块链开发到云架构师都有专门分类,省去在综合站里大海捞针的麻烦。初创公司或科技园的企业也常在这里发招聘。 找政府工或法定机构职位,别费劲在商业网站刷。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 的“政府职位”栏目和各部门官网才是正路,流程透明但周期长,笔试面试关卡多,适合有耐心的人。 几个实战心得:别只依赖一个平台,组合使用才能覆盖更广;看到心仪公司,直接去其官网Career Page看看,有时职位更新更快;LinkedIn的个人资料就是你的门面,头像用专业照,技能描述用关键词,别让它落灰;投完简历一周没回音,礼貌地发封Follow-up邮件问问进度,主动点没坏处。 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 |
在香港找房子这件事,说真的,刚来那会儿差点把我整崩溃了。巴掌大的地方,租金贵得吓死人,中介费一交,感觉还没住进去钱包就先瘦了一大圈。我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寸土 ...
嗨,我是Mike,住在纽约快十年了,但前几年我在香港工作过一阵子,亲身体验了那里的求职市场有多火热。香港节奏快,竞争激烈,找工作就像打一场硬仗,尤其是国际公司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