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紫砂壶颜色不一致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华人网 2024-11-11 15:36

宜兴紫砂作品清理严禁使用洗洁精,带油的洗碗布,只要用开水清洗即可!
近日有壶友找小编,说前一阵不小心打碎了一把紫砂壶,结果发现紫砂壶颜色内外不一样。这位壶友就一直很担心,怕是一把化工壶,还泡养了这么多时日。
这到底是泥料以次从好,还是真的是把化工壶,这其实与紫砂壶的烧制过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紫砂壶的烧结温度在1050°~1200°之间,烧制之前,紫砂艺人会先根据紫砂壶原料的颗粒粗细程度来定一个烧制的上下限温度,烧制时就必须把温度严格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还要遵循事先制定的温度曲线。
随着烧制温度的变化,壶坯的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变化,虽然温度经过了严格的把控,但是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壶表和壶内的受面度和密度有较大的区别,就会出现受热软化不匀的情况。
这时,壶胚的呈色就会出现细微的差别,壶表和壶内的色泽也会有所不一。


壶体烧造过程结晶式往往可达到以下几个阶段:
1.结合水蒸发
当窑温达到105℃时,坯体内的结合水开始蒸发,这个窑温要保持30分钟后才可继续升温,否则坯体易开裂。
2.结构水逸出
当窑温平稳提高达500℃时,坯体内的结构水开始分解逸出。
3.石英体膨胀
窑温达573℃时,泥料中含有的石英颗粒膨胀,体积增大0.84%,晶型转变。


4.氧化物显色
窑温在600℃~1050℃时,泥料中的氧化物分解,壶体开始显色。
5.保温求定型
窑温在1050℃~1200℃时,坯体烧结定型,要停止加温并保温30分钟左右,以平衡窑内温差。
6.降温求色泽
窑内温度平稳后,将烟道闸板及窑门全部打开,迅速降温到700℃左右再重新关上窑门,制品表面会生成光泽。此时制品处于熔融状态,壶体不会开裂。
7.石英体收缩
因为石英晶型会在573℃时再次转变,体积缩小0.84%,所以窑温在700℃~400℃时,要缓慢而又均匀降温,否则制品极易开裂。


8.冷却待出窑
窑温降到400℃后,再降温可快可慢,温差已不会对成品产生负面影响。
紫砂壶烧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稀,(禾犀)砂土气”,在使用过程中,因窑温烧制差异带来的影响会日益显现,泥料色泽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吐黑”部位不同,所泡茶叶不同,养壶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吐黑”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肉眼比较明显的,壶体局部或者整体变深,也会加剧壶表里的颜色不一致。
综上所述,紫砂壶颜色内外不一致,或者色泽不匀,并不是泥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不能证明其就是化工壶。

品茶也如同品自己,当你端起茶轻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

此时的你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


长按二维码  精彩继续

立即关注茶可载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无极 来自: 网络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