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到西班牙留學那會兒,我在馬德里的圖書館翻到一本泛黃的日記,是一位1918年護士寫下的。她描述街頭空蕩蕩的場景,咳嗽聲此起彼落,那種絕望感撲面而來。當時我正修歷史課,教授常說:「西班牙流感不是一場簡單的瘟疫,它是二十世紀的轉折點。」這讓我好奇,這場災難究竟持續了多久?後來我查遍檔案,發現答案比想像中複雜。疫情從1918年3月左右爆發,到1919年底才真正消退,前後約兩年。但別以為它是直線發展——它像海浪般一波接一波襲來。
第一波在1918年春天悄悄開始,多數人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我在塞維利亞的老檔案館裡,找到當年的報紙剪報,標題寫著「輕微流感蔓延」,誰能料到這只是序幕?那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士兵移動頻繁,病毒搭著火車和輪船散播。到了秋天,第二波來襲,這才是最致命的階段。死亡人數暴增,醫院擠滿患者,屍體堆積如山。數據顯示,光1918年10月,全球就有數百萬人喪生。為什麼叫西班牙流感?其實源頭不在西班牙,而是因為中立國西班牙媒體敢報導,其他國家忙著戰爭隱瞞消息。
第三波拖到1919年春天才緩和,但餘波未了。我訪問過巴塞隆納一位百歲老人,他回憶道:「那時我們以為結束了,結果病毒又殺回來。」整個疫情持續約24個月,卻造成全球5000萬到1億人死亡,比一戰還慘烈。影響深遠到改變社會結構——勞動力短缺逼女性進入職場,公共衛生系統大改革,各國開始重視疾病監控。更諷刺的是,它加速了戰爭結束,士兵們病倒前線,協約國趁勢推進。
現在回頭看,西班牙流感的教訓太深刻。病毒不分國界,那時沒有疫苗和抗生素,全靠隔離和衛生習慣。我在課堂上常和同學辯論:如果發生在今天,結果會不同嗎?或許科技進步了,但人性的恐懼和失誤依舊相似。每當走過馬德里的紀念碑,那些刻著1918-1919的數字,總提醒我——歷史不是塵封的過去,它是活生生的警鐘。
這篇寫得超真實!我爺爺也提過那段日子,他說村里一半人沒了。想問西班牙現在有紀念館嗎?
數據驚人!但病毒源頭到底是哪?為啥總甩鍋給西班牙?
跟COVID比起來,哪個更可怕?感覺現代醫療也沒進步多少。
博文深度夠,但漏了經濟影響。那時物價飆漲,有資料嗎?
淚目了作為醫學生,這啟發我要加強公衛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