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留學的這些年,街頭巷尾的小酒館總飄著一股熟悉的香氣——那是Tortilla Española,我們華人常叫它西班牙餡餅。第一次在馬德里朋友家嚐到時,我被那金黃酥軟的外皮和綿密內餡驚豔到,忍不住纏著他媽媽學藝。她笑著說:「這道菜啊,是窮學生的救星,材料簡單,但每個細節都藏著靈魂。」從那時起,我學會了用幾個銅板就能變出滿滿幸福。
說到簡易做法,其實關鍵在於隨性。別被食譜嚇到,只要備好三樣主角:馬鈴薯、雞蛋和橄欖油。我習慣挑中等大小的馬鈴薯,去皮後切成薄片,厚度像硬幣那樣就好。記得在巴塞隆納的市場裡,攤販大叔教我:「切太厚會煮不透,太薄又容易碎,手勁要輕柔。」接著洋蔥切細絲,不用多,半顆就夠,它能引出甜味卻不搶戲。材料準備好後,找個深鍋倒進足量的初榨橄欖油——這可是祕訣一,油量要淹過馬鈴薯片,中火慢慢炸到邊緣微焦。西班牙人常說,好油是餡餅的心臟,少了它,味道就單薄了。
等馬鈴薯軟透後撈起瀝油,別急著丟油鍋,那金黃液體留著炒洋蔥絲,小火煸到透明帶焦糖色。這時把炸好的馬鈴薯和洋蔥混合,打進四到五顆雞蛋,撒點海鹽和黑胡椒。祕訣二藏在攪拌裡:別太用力,輕輕摺疊就好,讓蛋液包裹食材卻不破壞結構。熱鍋剩點底油,倒入混合物,轉小火蓋鍋蓋悶五分鐘。翻面是藝術——拿個大盤子扣住鍋子,俐落一翻,再滑回鍋中煎另一面。我常失敗,但當地朋友安慰:「煎到兩面金黃,中間略帶濕潤才地道,太乾就成蛋餅啦!」
美味祕訣不只技術,更在心意。西班牙人做餡餅從不計較完美,剩菜也能變身:加點火腿丁或青椒絲,就是新風味。我宿舍常飄香,同學們聞味而來,配杯Sangria紅酒,聊到深夜。這道菜承載著分享的溫暖,就像安達魯西亞陽光,簡單卻療癒。試試看吧,廚房裡的小冒險,總能喚醒旅居時的回甘。
【評論】
翻面總失敗,鍋子黏底怎麼辦?有推薦的平底鍋品牌嗎?
馬鈴薯用哪種品種最好?我在台灣買到的口感偏硬,影響整體綿密度。
試著加了蘑菇和起司,結果內餡太濕,是蛋的比例要調整嗎?
能分享配酒建議嗎?除了Sangria,還有其他西班牙酒款適合搭這道?
在減脂期,橄欖油用量能減少嗎?或用氣炸鍋替代油炸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