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加拿大生活咗十幾年,成日有朋友問起「FPT」係咩嚟嘅,其實呢個縮寫喺官方文件度唔常見,多數人講嘅係聯邦貧困線(Federal Poverty Threshold),但加拿大政府正式用嘅係低收入門檻(Low Income Cut-Off, LICO)或者市場籃子測量(Market Basket Measure, MBM)。簡單嚟講,佢係一個收入門檻,用嚟決定你符唔符合政府福利,好似GST/HST退稅或者兒童福利金咁。如果你收入低過呢個線,就有機會申請到稅務減免或補貼,幫你減輕生活壓力。點解要了解呢?因為唔少新移民或者低收入家庭都靠呢啲福利撐住,我就試過幫一位單親媽媽計過,佢靠退稅多咗幾千蚊,真係救咗急。
講到申請資格,主要睇你嘅收入同家庭狀況。首先,你一定要係加拿大稅務居民,即係有報稅紀錄,住喺加拿大境內。收入方面,政府會睇你上年嘅淨收入(Net Income),計埋工資、投資收益等,但唔包括福利金。家庭人數好關鍵:單身人士門檻低啲,有細路或長者嘅家庭會寬鬆少少。例如,2023年LICO嘅門檻,喺大城市好似多倫多,單身人士年收入大約低過$25,000加元先有機會,但一家四口可能係$50,000以下。記住,唔係自動申請,你要先報稅,Canada Revenue Agency(CRA)會自動評估,如果你符合資格,退稅會直接入你銀行戶口。我見過啲人以為唔報稅就冇問題,結果蝕咗幾百蚊,真係好可惜。
計算方式唔算複雜,但要好小心數據。政府用LICO時,會根據你住嘅地區(分城市、鄉村同北部)、家庭人口、同通脹調整。基本步驟係:先睇你嘅稅務申報表,拎出淨收入數字;再對比Statistics Canada公佈嘅年度門檻表。舉個例,如果你住喺溫哥華,係單身冇細路,2023年門檻約$24,600,你收入$23,000就符合。但如果有配偶同一個細路,門檻升到$37,000左右。仲有,MBM計法更細緻,佢計埋基本生活開支,好似食物、住屋、交通咁,門檻會高啲,可能單身要低過$30,000。建議用CRA官網嘅計算器,或者搵稅務顧問幫手,我試過自己計錯咗,搞到退稅遲咗成個月。
常見問題好多人都問,我歸納咗幾個關鍵嘅。第一,點知自己符唔符合?最簡單係報完稅等CRA通知,或者上My Account查,唔使特別申請。第二,如果收入啱啱過門檻點算?政府有漸進式設計,收入高少少都可能有部分福利,唔使擔心完全冇得拎。第三,新移民點處理?要等成為稅務居民後報一次稅,先有資格,我識個朋友等咗半年先搞掂。第四,福利會唔會影響移民申請?一般唔會,因為係合法權益,除非你濫用。第五,點解年年門檻變?通脹同生活成本升,政府每年更新,記住睇最新數據。最後,萬一計錯點辦?可以聯絡CRA修正,佢哋好樂意幫手。
總括嚟講,了解FPT背後嘅機制,唔單止幫你慳錢,仲係保障生活嘅一步。尤其喺經濟唔穩時,呢啲福利真係救命草。建議大家定期睇政府網站更新,或者參加社區稅務講座,學多啲實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