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著暴雨,林太太衝進事務所時高跟鞋還滴著水。她從名牌包甩出丈夫和第三者進出汽車旅館的連續七天照片,啞著嗓子說:「我要他淨身出戶。」我給她倒了熱茶,手指輕點照片右下角時間戳:「凌晨兩點退房?妳跟監到這個時間?」她突然潰堤:「我躲在對街便利商店,看著他們房間燈滅掉」
十年離婚律師生涯,看過太多心碎標本。有人為爭一隻養了七年的布偶貓打三年官司,也有企業家把上億資產轉成比特幣藏進冷錢包。離婚從來不只是法律程序,而是人性解剖課。當愛情變成戰場,專業律師是幫你戴好鋼盔的那雙手。
【選擇律師的魔鬼細節】
多數人找律師像在菜市場挑蘋果,光看外表紅潤就裝袋。上個月有位科技新貴拿著三家事務所報價單找我「比價」,我指著其中某行小字:「寫著『基礎審級』四字看見沒?」他茫然搖頭。這意味著若案件進入二審,費用會翻倍再追加。真正專業的律師,會把訴訟風險轉折點攤開在陽光下講透。
【諮詢費的玄機】
收費每小時3000元起跳的律師,往往會在首次諮詢埋彩蛋。我有個同行總愛在諮詢結束前五分鐘突然說:「啊,剛想到有個關鍵漏洞」當事人自然得加錢延長時間。我的做法是提前準備三頁A4紙的「離婚準備清單」,當事人按表填寫基本資訊,省下大半諮詢時間直接切入核心。
【費用結構暗黑解密】
去年處理過最揪心的案子,是全職媽媽想爭取雙胞胎撫養權。丈夫握著高薪紀錄冷笑:「妳連律師費都付不起吧?」我們改用「分期付款+部分風險代理」模式,前期只收五萬,等判決確定取得贍養費再抽成。開庭時我讓當事人帶著孩子畫的「想和媽媽住」塗鴉,法官翻到其中一張用蠟筆寫著「爸爸的香水阿姨臭臭」,當場皺了眉頭。
【血淚教訓換來的忠告】
上週林太太案件宣判,她如願拿到房子和子女監護權。簽完字那刻她突然問:「律師,你跟這麼多破碎婚姻打交道,還相信愛情嗎?」我轉著婚戒望向窗外放晴的天空:「我信法律,更信人能在廢墟裡長出新的脊梁。」
請問如果對方把財產轉移到第三人人頭帳戶,律師有辦法追回來嗎?我發現前夫這兩年陸續轉走八百多萬給他姊姊
看完背脊發涼當初協議離婚沒請律師,現在前夫用補充協議卡著不讓我探視孩子怎麼辦
能不能寫篇跨國離婚攻略?我人在澳洲老公在台灣擺爛不簽字
諮詢時要怎麼判斷律師專不專業?感覺很多人只是話術很厲害
那些藏比特幣的後來怎麼處理?我懷疑前妻把錢換成加密貨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