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去三門仔,是朋友拉著我去的。他說那裡藏著香港最原始的漁村風情,我還半信半疑。結果,一到村口就被那股鹹鹹的海風勾住了,整個地方像時光倒流回上世紀,老漁船泊在岸邊,曬網的阿伯對我揮手笑說「後生仔,來食海鮮啦?」那種親切感,讓我當下決定多住一晚。
三門仔的景點不是那種打卡式熱鬧,反而更適合慢活。我最推薦漁村碼頭,清晨五點爬起來,看著漁民出海歸來,船隻載滿活蹦亂跳的魚蝦,空氣裡混著海水味和柴油味,特別真實。記得那次我坐在石階上,聽一個老船工講古,他說這裡從清朝就開始捕魚,碼頭的石板路都磨出凹痕了。另一個隱藏點是後山小徑,爬上去能俯瞰整個吐露港,夕陽時分,海面染成金紅,遠處的船影點點,美得像幅畫。帶點水和小食上去,找塊大石坐下,心就靜下來了。
美食才是三門仔的精髓,當地人靠海吃海,鮮味直擊靈魂。碼頭邊有家「阿婆海鮮檔」,不起眼的鐵皮屋,阿婆親手煮的薑蔥炒蟹,蟹肉甜到爆汁,配一碗白飯,簡單卻讓人上癮。她說螃蟹是老公當天撈的,不加味精,吃得出海洋的純粹。另一道必試是街邊的魚蛋粉,湯頭用魚骨熬足六小時,加上彈牙的手打魚蛋,淋點辣椒油,暖胃又過癮。記得問老闆「今日有冇新鮮蝦餃?」他們會現包,皮薄餡滿,蝦肉Q彈,一口咬下去鮮汁四溢。這些小店多數沒招牌,靠口碑,價格親民,一餐下來不用兩百蚊。
玩三門仔,別趕行程。建議住一晚民宿,像「海風小屋」,主人會帶你去夜釣,運氣好能撈到墨魚。回程前,買點鹹魚或蝦醬當手信,都是村民自家曬的。這地方教會我,旅遊不是追景點,而是感受生活的節奏。下次去,我還要找阿婆聊天,她總說「食飽先有力氣行路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