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街角那支紅色咪錶閃得人心慌。半小時前送完貨,趕著去旺角見客戶,偏偏前後車堵得嚴嚴實實。手指焦躁地敲方向盤,眼睜睜看著錶上數字跳成「00」,黃衫抄牌員幽靈般從巷口轉出來——這月第三張牛肉乾,夠吃三頓茶餐廳了。
香港地輪下寸土寸金,咪錶位本是德政,卻總成司機噩夢。這些年摸爬滾打,硬是從罰單堆裡榨出些門道。記得有回在中環擺花街,眼尖瞄見咪錶側面貼著張泛黃告示,蹲近才看清是區議會試行的「夜間泊車優惠」,晚上十點後每小時竟省八蚊。後來養成習慣,見到咪錶先繞著轉兩圈,那些藏在轉角、燈柱背面的細則告示,隨時是救命稻草。
老司機都懂看咪錶「臉色」。新式電子錶藍光幽幽,多數支援八達通;舊款鐵殼錶頂端帶硬幣標誌,就得預備散銀。有次在深水埗趕時間,抓把硬幣猛塞投幣口,噹啷幾聲全卡住。急得滿頭汗時,後面貨van司機探頭笑:「撳側面個銀色掣啦,舊款要拍兩下先吞錢㗎!」果然拍打兩下,硬幣嘩啦啦滑進去。這些土法煉鋼的智慧,地圖APP可不會告訴你。
最蝕底是「以為夠鐘」心理戰。明明手機設了鬧鐘,偏偏遇到咪錶偷跑快三分鐘。現在學精了,用手機拍下啟錶時刻,連同咪錶編號一齊存相簿。有次在銅鑼灣被抄牌,出示照片據理力爭,戴眼鏡的女督察對比完系統紀錄,竟撕掉罰單:「呢支錶上個月都被人投訴過走快。」
科技到底是幫手。政府「入錶易」APP儲值八達通確實方便,但真正殺手鐧是自製「咪錶地圖」。手機備忘錄記低各區「荀位」:灣仔星街有支編號3072的咪錶,每次容許泊足兩小時;土瓜灣馬頭涌道近消防局那排,下午四點後永遠有位。這些情報要用腳丈量,用牛肉乾換來。
上周在尖沙咀金巴利道實戰測試。下午三點半,遊客車龍排到加拿分道。我扭進小巷,停在編號8921的咪錶旁——這支錶藏在報攤側邊,多數人看不見。拍卡時刻意多付五蚊,預買十五分鐘緩衝。結果會面延遲,氣喘吁吁跑回車邊,錶上竟剩三分鐘閃動。遠處抄牌員正踱步過來,指尖距車頭還有十步距離,引擎及時怒吼著衝出巷口。後視鏡裡,穿黃衫的身影摸著對講機搖頭。
城市停車本是貓鼠遊戲,咪錶像個嚴苛的考官。它考驗你是否願意蹲下身讀那行褪色小字,考驗你有沒有記下那支編號3072的特別錶,更考驗你敢不敢多付五蚊買個保險。省下的罰單錢,夠帶老婆去西貢吃海鮮了。
深水埗桂林街個幾支舊錶成日食錢,拍打都唔吐銀,有冇秘訣?
試過用入錶易明明扣咗錢,返轉頭見張黃單黐喺車窗,打去1823拗足三個鐘先撤銷
北角渣華道近街市有支神錶!編號#1123,夜晚十點後每粒鐘$4,泊通頂仲平過月租
有次見阿伯用鐵線勾出成排硬幣 原來係咁呃免費泊車 即刻影相報警
屯門碼頭啲新電子錶離譜 落雨觸控失靈 捽到成手污泥都入唔到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