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搬家時,廚房空間小得可憐,傳統瓦斯爐根本塞不下。那時急著找替代方案,試過好幾款電磁爐,結果買錯一台功率不足的,煮個火鍋等半天水才滾,全家餓到發慌。後來換了合適的,才發現電磁爐真是現代廚房的救星,不只省空間,加熱快又安全。但挑選過程踩過不少坑,今天就想分享些血淚教訓,幫大家避開冤枉路。
選購電磁爐,第一要考慮功率大小。一般家用從1200瓦到2200瓦都有,功率越高加熱越快,但耗電也兇。像我住的小公寓電壓有限,一開始貪快買了2000瓦的,結果跳電兩次,後來換成1800瓦才穩。建議先看家裡電路能負荷多少,通常1800瓦左右最平衡,大火快炒沒問題,小火燉湯也細膩。功率太低的話,煮水慢吞吞,冬天吃火鍋會等到心涼。
尺寸和設計也別馬虎。電磁爐分單爐和雙爐,雙爐方便同時煮兩道菜,但佔空間。我家廚房檯面窄,最後選了單爐加便攜款,收納超靈活。觸控面板比機械旋鈕好用,清潔不卡油污,但記得挑有防誤觸功能的,有次小孩亂按差點燒壞鍋子,現在都鎖定兒童鎖才安心。
功能細節藏魔鬼,像定時關機和溫度調節,聽起來普通,實際用超省心。以前燉湯得盯火,現在設好兩小時自動關,還能保溫。鍋具兼容性更重要,電磁爐只認鐵質鍋底,測試時放個磁鐵能吸住才行。我試過用不鏽鋼鍋結果加熱不均,後來換專用鑄鐵鍋,效果天差地別。
品牌推薦這塊,我親身用過五、六個牌子。美的CP值高,兩千台幣有找,耐用三年沒壞,適合預算緊的小家庭。蘇泊爾加熱均勻,煮粥不糊底,但價位稍高些。飛利浦的智能控制一流,APP遠端調溫,適合科技控,不過售後服務偶爾拖拉。日系像松下,能效標章頂級,電費省一半,但價格衝破五千。挑品牌時,先看保固期和用戶評價,別光信廣告詞。
電磁爐不只方便,還能省能源。傳統瓦斯爐熱效率才40%,電磁爐輕鬆破80%,長期用下來電費少三成。更別提沒明火的安全優勢,尤其有老人小孩的家裡,少了燙傷風險。投資一台好電磁爐,等於升級整個烹飪體驗,現在我連露營都帶它出門,輕巧又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