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年前剛移民加拿大,在多倫多的一個寒冷冬夜,鄰居老王突然心臟病發作過世。他是一家四口的經濟支柱,留下老婆和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老王生前總說人壽保險是浪費錢,結果現在家裡連房貸都付不起,老婆得打兩份工還債。那個場景,讓我第一次認真思考:買人壽保險真的有必要嗎?
保險這東西,聽起來像推銷員的套路,但當你真正面對生命無常時,它可能成了家庭的救命稻草。在加拿大,稅制複雜,生活成本高,一場意外就能讓整個家庭陷入深淵。人壽保險的核心不是投資或賺錢,而是純粹的風險管理。想想看,如果你突然不在了,誰來付房貸、孩子的學費、日常開銷?光靠儲蓄或政府福利,根本撐不了多久。尤其像我們這種中產移民,積蓄有限,一份保單能讓家人喘口氣,避免一夜返貧。
但很多人會問:買了保險,錢不就白花了?這得看個人財務狀況。年輕人收入低,定期保險每年幾百加幣就夠了,保障20年,等孩子長大獨立風險自然降低。像我四十多歲時,選了終身保險,雖然貴點,但現金價值能累積,老了還能當退休金用。加拿大有個好處,人壽保險的死亡給付通常免稅,受益人直接拿錢,不用擔心政府抽成。反過來說,如果你單身無負擔,存款豐厚,那不買也罷。關鍵是評估自己的責任:你有房貸嗎?孩子要上大學嗎?配偶收入夠嗎?
現實中,太多人高估了自己的財務韌性。去年溫哥華一個朋友確診癌症,醫療費壓垮全家,幸好他有保單,至少付清了債務。保險不是咒自己出事,而是對家人的承諾。在加拿大,保險公司監管嚴格,找個靠譜經紀人比上網亂比價重要。我建議從家庭年收入的5-10倍保額起步,定期檢視調整。記住,早買保費低,身體健康時申請才容易過關。
歸根結底,人壽保險的必要性在於「萬一」。它像汽車的安全帶,平時用不到,但關鍵時刻能救命。當了二十年加拿大華人,見過太多悲劇起源於僥倖心理。別讓家人的未來賭在運氣上,一份保單,是愛與責任的實體化。
看完很有感觸!我老公一直拒絕買保險,說浪費錢,但家裡有房貸和兩個小孩,能分享加拿大哪家保險公司比較可靠嗎?
我是單身沒負債,存款夠用,真的需要買嗎?還是等結婚再說?
文章提到免稅部分,但聽說受益人領錢時可能被追稅?加拿大稅務局有特別規定嗎?
感謝分享真實故事!去年我爸過世沒保險,家裡差點破產,現在我馬上要當爸了,正考慮買定期保險。
終身保險的現金價值怎麼運作?如果中途解約,能拿回多少?會不會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