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老朋友聚会,话题总绕不开退休。作为在加拿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华人,我亲身经历过政策变动,也帮不少同胞规划过养老。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但加拿大的制度复杂得像迷宫,稍不留神就错过关键福利。今天就聊聊真实情况,别光看官方手册,那些数字背后藏着人情冷暖。
加拿大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但别以为这是铁板一块。你可以提前到60岁领养老金,但每月少拿一大截——少36%,像砍掉三分之一蛋糕;推迟到70岁呢?每月多42%,相当于白捡几年利息。我邻居老王去年刚满60就退了,结果现在后悔得直跺脚,因为他的积蓄撑不住通胀。政策允许灵活选择,可代价不小,得算清账本:早退适合身体差或积蓄厚的,晚退适合健康好或收入低的。最新调整是2024年CPP(加拿大养老金计划)供款率又涨了0.1%,工薪族月供多扣几块钱,长远看退休金会略增,但年轻人负担加重了。
退休金体系分三大块,像拼图缺一不可。CPP靠你工作时缴费,最高能领每月1250加元(2024年标准),但得满40年工龄才拿全——我表弟移民才十年,现在月领不到800,亏大了。OAS(老年保障金)是政府白给的,65岁自动发,每月713加元,但年收入超9万就部分扣减,富人不占便宜。GIS(补助金)针对低收入老人,月补最高1000多,单身的李阿姨靠它勉强糊口。申请时别拖,提前半年在线填表,带上SIN卡和税单,政府处理慢得像蜗牛,等三四个月是常事。关键陷阱:离境超半年可能停发OAS,我堂兄回国照顾父母就中招了。
深度聊聊影响因素。健康是隐形王牌——我健身教练70岁还在教课,领双份养老金;反之,病痛逼人早退。财务规划更要早动手,RRSP(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和TFSA(免税储蓄账户)是利器,存够50万加元才稳妥。政策风向也变:自由党推过延迟退休到67岁,后来撤销了,但未来可能再议。华人圈常见误区:以为靠子女养老,结果文化冲突闹心。真建议学学本地人,55岁起找顾问精算,结合通胀率(现在6%+)调策略。退休不是躺平,是换赛道奔跑。
回头想想,退休金像种树——年轻时多浇灌,老来才乘凉。别信“船到桥头自然直”,主动查Service Canada官网,或约社区免费讲座。加拿大福利厚实,但得自己伸手接。分享这些,盼你少走弯路。人生下半场,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