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陣子,我喺多倫多嘅華人超市撞到個老友,佢成個人灰晒,話俾人呃咗五百加元嘅禮品卡。原來係收到個假電話,自稱稅局職員,話佢欠稅要即時用禮品卡支付,否則拉人。佢信以為真,衝去便利店買卡,send咗卡號俾對方,轉頭就發現被清空晒。呢啲事唔係第一次聽,尤其喺加拿大,華人社區成日中招,因為騙徒食正大家嘅恐懼同語言隔閡。
禮品卡詐騙點解咁猖獗?簡單講,佢哋易過借火。騙徒通常扮官方機構、客服,或者網購賣家,用急口令式嘅壓力逼你買卡。例如話你電腦中毒、賬戶被鎖,或者中咗大獎但要手續費。關鍵係,禮品卡交易幾乎無痕跡,無銀行咁易追蹤,騙徒一收到卡號密碼,即刻轉賣或套現,消失得無影無蹤。呢度唔係嚇你,但統計顯示,北美每年過十億美元損失嚟自呢類騙案,華人移民尤其高危,因為新嚟報到,唔熟本地法例同防騙貼士。
防範技巧唔使複雜,記住幾個實戰心得就得。第一,永遠懷疑任何要求禮品卡支付嘅請求。政府機構、正規公司唔會咁做,佢哋只收支票或電子轉賬。如果對方催你「即刻行動」,或者用恐嚇語氣,九成係假嘢。第二,保護個人資料。唔好隨便俾身份證號碼、銀行資料,尤其喺電話或網上。騙徒可能先套你資料,再設計個性化陷阱。第三,驗證來源。收到可疑訊息,直接打去官方熱線查證,唔好用對方提供嘅聯絡方式。我習慣教朋友,買禮品卡前停一停,諗一諗:真係有必要咩?多數情況,只係騙局嘅開場白。
萬一真係中招,點應對?冷靜係第一步。即刻聯絡禮品卡發行公司,例如Apple、Amazon或Walmart,佢哋可能有凍結機制。我試過幫人處理,打去客服報失卡號,有時趕得切阻擋交易。同時,報警備案,加拿大有反詐騙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網上填表就得,唔使驚麻煩。心理上,唔好自責,騙徒專業過你,分享經歷反而幫到社區。長遠嚟講,養成習慣:定期檢查賬戶、用強密碼,同埋教育屋企人,尤其老人家,佢哋最易信人。
詐騙花招日新月異,但核心唔變:食你嘅信任同慌張。喺呢度生活耐咗,我學識咗,警惕唔係多疑,係自保智慧。記住,無咩急事要用禮品卡解決,真係有問題,面對面傾最穩陣。大家多啲交流,一齊踢走呢啲老鼠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