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翻開錢包裡那疊五顏六色的信用卡,突然想起上個月飛東京用Asia Miles換的商務艙機票。朋友總問我:「你哪來這麼多里數?」其實秘訣不在瘋狂消費,而在精準射擊——瞄準Asia Miles的「Selected Spending」加速計劃。這不是信用卡廣告,是實戰四年的里程獵人心得。
很多人誤解累積里程就是「無腦刷」,結果年刷百萬只得基本回贈。真正的遊戲規則藏在Asia Miles官網角落那欄「精選消費類別」。當你把日常開支巧妙導入這些「加速管道」,里程增長曲線會陡峭得令人心驚——例如同樣在餐廳消費$500,普通簽帳得5里,透過指定平台預訂能暴增至15里。
我常笑說香港有三大「里程印鈔機」:首先是餐飲平台OpenRice。當同事用手機直接叫外賣時,我永遠多花30秒透過OpenRice App連結Asia Miles帳戶下單。銅鑼灣那家日式燒鳥店,週三晚市消費$800,OpenRice加乘下實收2,400里(基本3倍),這相當於中環飛台北單程所需里程的1/10。
第二台印鈔機是流動的——HKTaxi。深夜加班叫車回家,用綁定Asia Miles的HKTaxi支付車資,每$1可得5里。某次暴雨天從機場返家,$320車費竟換來1,600里,是普通信用卡回贈的16倍。更妙的是連電車叮叮都可累積,用Tap Go「拍卡」搭兩星期電車通勤,不知不覺攢出半張短途機票。
第三個秘密藏在商場收銀台。當你走進Log-On選購旅行收納袋,結帳時出示Asia Miles會員二維碼比掏出信用卡更重要。化妝品連鎖店Color Mix、家居品牌Francfranc等超過50個合作商家,掃碼消費$1=1里。重點在於這些消費同時疊加信用卡回贈——我在Times Square Francfranc買$1,200香薰機,掃碼得1,200里,再用某銀行信用卡簽帳再賺4里/$1,等於雙引擎推進。
真正讓里程飛躍的關鍵是「組合技」。週五下班場景:透過OpenRice訂中環法餐(3倍里)→ 用餐後用HKTaxi回家(5倍里)→ 下車順道在惠康掃牛奶(掃碼1:1積分)。三筆日常消費經策略轉換,單晚輕鬆收割近3,000里,比某些信用卡迎新禮還豐厚。
魔鬼藏在細節裡:記得每月1號登入Asia Miles帳戶啟用當月加速權益,去年聖誕季我忽略這步驟,痛失OpenRice雙倍加乘。更血淚的教訓是「精選消費」設有每月里數上限(通常5,000-15,000里),當發現某週里程暴增變慢,可能是觸達天花板,該把火力轉向其他賽道。
里程遊戲最諷刺之處在於:當你停止追逐里數,轉而用生活慣性驅動消費,里程帳戶反而像解開重力束縛般飆升。現在經過任何合作商店,掃碼已成為肌肉記憶。上週查看帳戶嚇一跳——那些$50的咖啡、$120的洗髮精、$300的車資,竟默默堆疊出明年飛北海道商務艙的資本。
當消費成為精心設計的鍊金術,錢包流出的每一分錢都在空中劃出優美航跡。別再問我為何總能免費升艙,答案就在你明天那杯咖啡的支付方式裡。
OpenRice訂位要提前幾日先有3倍?琴日即日book晚餐好似無加到分
跪求補充:除左HKTaxi仲有冇其他交通app有得加速?Uber得唔得?
上個月狂掃Log-On儲分 點知第二日就收到SMS話達到上限 原來每月cap 15,000里 心碎
睇完即刻綁左Tap Go拍電車 但點check到究竟有冇成功儲到分?
師姐漏講重點!Asia Miles個app可以set消費提示 邊間合作商戶有雙倍積分會彈通知 唔使盲摸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