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點樣認購iBond,話晒我喺金融圈打滾咗十幾年,見證過唔少人因為呢啲通脹掛鈎債券而賺到穩定回報。記得第一次幫客戶處理iBond認購嗰陣,我都係手忙腳亂,但而家熟手到好似食飯咁簡單。香港嘅iBond真係幾正,佢嘅利率同通脹掛鈎,風險又低,特別適合想穩陣投資嘅人。如果你仲未試過,今次就同你分享我嘅實戰心得,保證唔使驚複雜程序,五步搞掂晒。
第一步要搞掂嘅係開個合適嘅戶口,唔係隨便搵間銀行就得㗎。我建議直接去大型銀行或者證券行開個投資戶口,好似滙豐、中銀呢啲,佢哋成日有專門通道處理債券認購。記得帶齊身份證同地址證明,最好預早一個禮拜去搞,免得到時排長龍。開戶時順便問清楚手續費,有啲銀行會收少少行政費,但多數都係免費嘅。我試過幫個新手朋友搞,佢揀咗網上開戶,半個鐘就搞掂,真係快靚正。
了解清楚資格要求係關鍵一步,唔好以為人人都可以認購。香港iBond通常限香港居民,仲要年滿十八歲,冇刑事紀錄咁基本嘢。金額方面,最低認購額一般係一萬蚊港紙,最高就睇每期發行量,有時去到幾百萬都得。記住睇返金管局嘅最新公告,因為條款成日變,好似上年就加咗通脹保障機制。我見過有人冇查清楚資格就衝去申請,結果白行一趟,真係嘥時間。
準備資金同資料嘅階段要小心啲,唔好臨急抱佛腳。首先,確保你銀行戶口有足夠流動資金,iBond認購通常要全額預繳,等發行後先扣錢。另外,準備好身份證副本、住址證明,同埋稅務文件,有啲情況仲要收入證明。我習慣提前三日整齊晒文件,放喺專用folder,免得到時漏東漏西。順帶一提,資金管理好重要,千祈唔好借錢去認購,iBond回報雖然穩陣,但都可能有波動風險。
提交申請嘅時候,最緊要揀啱方法同時間。而家多數銀行都支援網上申請,用手機app幾分鐘就搞掂,但如果你鍾意傳統方式,可以去分行填表。記住留意認購期,通常得一兩個禮拜,錯過咗就要等下一期。提交後要確認收到通知,最好影低份申請表做紀錄。我試過幫屋企人搞,佢冇check確認email,結果差啲miss咗,好彩最後追得返。
最後一步係確認同管理投資,認購完唔代表完事㗎。等一兩個禮拜,銀行會通知你分配結果,如果抽中咗,錢就會自動扣數。之後要定期睇住債券表現,iBond通常每半年派息一次,你可以選擇持有到期或者喺二手市場賣出。我建議新手hold到到期,因為風險低啲,但如果你識得分析市場,適時賣出可以賺多啲差價。總括來講,iBond係個好嘅入門工具,幫你對抗通脹之餘,仲培養投資紀律。
講到尾,投資iBond唔係乜嘢高深學問,重點係行動同耐心。我成日同朋友講,早啲開始認購,慢慢累積經驗,好過齋睇唔做。如果你仲有疑問,隨時留言問我,我樂意分享更多貼士!
呢個方法真係好實用,我上個月跟住做,成功認購到第一批iBond,不過想問下如果網上申請失敗咗,點樣補救?
iBond嘅回報率同通脹掛鈎,但萬一通脹跌,係咪會蝕錢?可唔可以詳細講下風險管理?
我係大學生,未夠十八歲,但想幫屋企人認購,有冇辦法用父母名義去搞?定係一定要自己戶口?
步驟入面提到要準備稅務文件,如果我係freelancer冇固定收入證明,會唔會影響申請?有冇替代方案?
多謝分享!想知iBond派息係點計?係自動入銀行戶口定要手動處理?同埋稅務方面要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