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中環返工第五年,每日最怕嘅唔係老闆追數,而係朝早地鐵站排長龍買飛。直到舊年喺便利店嘟壞第三張八達通,店員阿哥忍唔住提我:「後生女,裝Tap Go啦,拍卡仲快過你搵銀包。」呢句說話,徹底改寫咗我嘅通勤日常。
拍卡支付唔係新嘢,但好多人仲停留喺「嘟八達通」嘅概念。其實而家用手機拍卡,已經進化到可以同時疊加多重優惠。上個月我由將軍澳過海去金鐘,拍卡扣$13.4,即時彈出恒生信用卡回贈$2,再加埋儲落嘅交通津貼,實際只係畀咗$9.8。你可能話慳得幾蚊咁少?計我每日來回兩程,一個月慳到兩餐茶記錢。
真正嘅秘技在於點樣玩轉「隱形優惠層」。試過有次趕去機場,的士佬見我拍卡即皺眉,我笑笑口話:「師傅你照收表啦,我拍卡有里數儲㗎。」果然三日後收到Trip.com推送,$285車程換到78航空里數。最抵死係上星期拍卡買海洋公園門票,自動觸發中銀信用卡「都會優惠」,原價$480嘅飛實付$360,仲送多張小食券。
要提防嘅陷阱反而係「拍卡太順手」。有次喺7仔買$12紙包飲品,順手拍咗綁定信用卡嘅手機,點知第二日睇月結單發現扣咗$15。原來當日信用卡公司當跨境交易收手續費!後來學精咗,喺手機Wallet設定「交通專用卡」同「消費專用卡」分流,細數目交易永遠用儲值額卡,大額先動信用卡。
最近仲開發到拍卡嘅終極用法——跨境交通無縫接駁。上個月上深圳見客,福田關口拍手機搭地鐵,匯率自動用AlipayHK當日中間價,計落比唱人仔平2%。更驚喜係回程搭永東巴士,拍卡嗰刻彈出「深港專線限時減$10」優惠。原來拍卡系統會GPS定位自動派地域優惠,呢啲著數傳統八達通真係做唔到。
而家我銀包長期得兩張實體卡:身份證同後備八達通(預防手機冇電)。試過最癲紀錄係全日靠拍卡完成12項交易:由屋苑閘機、早餐車仔麵、公司打印機、午餐飯盒、超市買餸、再到深水埗配鎖,全程冇掂過銀包。個鎖匠阿伯睇住我用手機拍卡畀錢,仲笑問:「後生女,你部電話係咪識印銀紙㗎?」
想問如果手機冇電又冇帶後備卡,係咪真係會困喺地鐵站出唔到閘?
拍卡搭的士儲里數個part好吸引!請問邊張信用卡儲里數最抵?
我試過拍卡買M記但冇彈優惠,係咪要特定分店先有?
用Tap Go拍深圳地鐵會唔會收跨境手續費?睇完即刻想試
老人家用開長者八達通,轉拍卡會唔會冇咗兩蚊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