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好多朋友問我關於尚至醫療嘅服務,佢哋成日話:「喂,你咁熟金融,又成日研究消費行為,覺得尚至好唔好呀?」其實,我上年因為工作壓力大,成日頭痛,決定試吓佢哋嘅專科門診,親身落場體驗過。嗰陣我仲諗,醫療服務就好似投資咁,唔單止睇表面價錢,仲要計埋隱形成本同長期效益。我揀咗佢哋嘅中醫調理套餐,預約過程算順暢,網上填表幾分鐘搞掂,但係第一次去診所等咗成個鐘,前台姑娘態度幾好,不斷道歉話醫生臨時有急症。
入到診症室,醫生好專業,詳細問晒我嘅生活習慣同病史,仲用埋AI輔助分析我嘅體質報告,唔似一般診所咁趕頭趕命。佢解釋話,我嘅頭痛係壓力引起,建議用中藥加針灸,唔使食西藥,我覺得呢點幾貼心。不過,收費真係唔平,一個療程要萬幾蚊,我當時計過條數,同其他私家醫院比,貴咗兩成左右。但係諗深一層,佢哋提供嘅個人化報告同後續跟進,幫我慳返唔少覆診時間,長遠嚟講,效率高過哋基層診所。試完三個月,頭痛少咗好多,個人精神返,返工都專注啲。
講到服務品質,尚至嘅強項係科技整合,好似手機App預約同健康追蹤,幾方便上班族。但係弱點都好明顯,診所地點偏遠,我住九龍要搭車過海,每次來回搞成個下晝。仲有,佢哋嘅客服反應有時慢,有次我想改期,打咗幾次電話先有人聽,搞到我有啲燥。整體嚟講,我覺得佢哋適合追求高品質、願意畀多啲錢嘅人,尤其係金融業咁忙嘅族群,但如果預算緊,或者住得遠,就可能要諗諗。
醫療行業而家興起一股整合潮,尚至嘅模式其實反映咗市場趨勢:用科技提升效率,但成本轉嫁畀消費者。我睇過啲數據,香港私家醫療收費每年升5-8%,尚至嘅定價算係中上,但服務水準穩定過唔少新興機構。最後俾個真心建議,如果諗住試,不妨先約免費諮詢,睇吓夾唔夾自己需求,記住,健康投資唔係鬥平,係鬥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