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見到電話帳單,心都痛一下,尤其係呢個通脹年代,慳錢變咗生存技能。我喺金融業打滾十幾年,成日幫客戶精算成本,自己都試過無數電話卡,發現平靚正嘅選擇其實唔難搵,關鍵係識得避開陷阱。今日就同大家分享點樣精明選購,真係幫你慳返幾百蚊一個月。
講到電話卡,唔少人一見平價就撲埋去,結果俾隱藏費用劏到一頸血。記得有次我貪平簽咗張月費$50嘅卡,以為包晒通話同數據,點知一打國際長途就收多$200附加費,當場後悔莫及。所以首要係睇清楚條款,特別係啲細字寫嘅「行政費」或「啟用費」,好多供應商靠呢啲嘢食水。建議揀返知名品牌,好似csl或3HK嘅基本月費plan,通常$100內包幾GB數據同無限本地通話,仲有透明收費表,慳得安心。
點樣比較成本?唔係淨睇月費數字咁簡單。要計埋實際用量,例如你每日用幾多數據,如果主要喺屋企用Wi-Fi,揀張低流量卡就夠,慳返唔少。我習慣用excel表計數,輸入自己嘅通話分鐘、數據用量同短訊需求,再對比不同plan。舉個例,csl嘅「4.5G全速服務計劃」月費$78,包6GB數據同無限通話,計落每GB成本約$13,好過啲貴價plan成$20一GB。仲有,留意促銷期,好多供應商新客有半價優惠,簽約前問清楚有冇隱藏加價條款。
國際卡係另一慳錢位,尤其成日出trip嘅朋友。試過用CMHK嘅漫遊卡,$150包30日亞洲多國數據,比起逐日買當地卡平一半。但記住,漫遊費好易中伏,最好啟用前關閉數據漫遊功能,改用當地Wi-Fi或買本地prepaid卡。如果長駐外地,可以考慮轉用虛擬營運商,好似Birdie或Club SIM,佢哋冇實體店成本,月費低至$30,彈性高又冇合約綁死。
慳錢秘訣仲有:唔好忽略二手市場。Facebook群組成日有人放二手prepaid卡,餘額未用完半價就買到,我試過$50入手張原價$100嘅卡,用到三個月。另外,捆綁家庭plan或網絡服務,例如簽寬頻加電話plan,通常有額外折扣。總之,慳電話費唔係慳得cheap,而係精明消費,將省落嘅錢投資落基金或儲蓄戶口,長遠滾大本金。
最後提醒,科技變化快,5G普及後數據成本跌緊,多啲上網格價平台睇最新優惠。慳到嘅唔止係錢,仲係自由——少份帳單壓力,生活都輕鬆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