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我剛踏入金融業時,第一次幫朋友處理信用卡年費問題,那時還傻傻地以為年費是固定收的,結果被主管笑說:「你這樣怎麼當顧問啊?」從那時起,我開始研究東亞地區的信用卡市場,尤其是免年費的門道。現在,我自己手上三張卡都免年費,省下來的錢夠我每年飛一趟日本了。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戰心得,讓大家別再被銀行當肥羊宰。
為什麼信用卡年費這麼討人厭?說穿了,銀行就是靠它賺點小錢,但對我們小老百姓來說,一年幾千塊台幣或幾百港幣的費用,積少成多可不少。尤其東亞地區像台灣、香港、日本這些地方,信用卡競爭激烈,銀行其實很怕流失客戶。我的經驗是,只要你懂得談判,八成以上的年費都能免掉。舉個例子,去年我幫一位客戶處理台新銀行的卡,他原本年費要1200台幣,一通電話過去,客服直接給免了,關鍵就在於時機:選在帳單剛出爐時打去,語氣要客氣但堅定,強調自己是忠實用戶,消費紀錄又漂亮。
申請技巧這塊,很多人搞錯重點。不是所有卡都適合免年費策略,你得先挑對卡種。像東亞銀行的「Flyer信用卡」,主打旅遊優惠,年費通常1500港幣,但如果你是新戶,開卡首年免年費是基本。更厲害的是持續免年費:設定每月自動扣款水電費,消費滿八萬港幣就能觸發豁免條件。我比較過幾家:滙豐的「Red信用卡」門檻低些,六萬港幣消費就行,但優惠少;渣打的「Visa Infinite」則要十萬,換來機場貴賓室,適合常飛的人。切記,別被銀行廣告唬了,親自跑分行或線上客服問細節,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優惠比較不能只看表面數字。東亞地區的銀行玩花樣多,像日本的三菱UFJ卡,年費免收條件是積分兌換,但積分規則超複雜;反觀台灣的中信卡,直接給現金回饋抵年費,簡單粗暴。我的建議是:先列出你的消費習慣,如果是網購族,選樂天卡;常出差的,盯住國泰世華的航空聯名卡。還有一招殺手鐧:威脅剪卡。上個月我試過,跟星展銀行說要停卡,他們立馬送一年免年費加額外點數。這招成功率七成以上,前提是你的信用紀錄要乾淨。
講到底,免年費不是運氣,是策略。養成習慣:每季檢視一次信用卡條款,銀行偷偷改規則時,你能搶先反應。記住,你是客戶,銀行比你更怕失去生意。動手試試吧,省下的錢夠你吃好幾頓大餐了。
請問如果信用分數不高,還能談判免年費嗎?我上次打去被拒絕了,好挫折。
感謝分享!剛照你說的打給東亞客服,真的免掉了年費,省了1500港幣,超開心~
比較部分超實用,但能多講點韓國信用卡嗎?我在首爾工作,想找當地優惠。
威脅剪卡這招有用嗎?怕銀行直接答應,害我沒卡用,有風險吧?
消費滿額免年費的門檻,銀行會不會故意調高?感覺他們越來越嚴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