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推著行李車走出接機大廳,冷氣混著咖啡香撲面而來。抬頭看到「八達通服務」的螢光綠標誌,心裡立刻踏實了——這張小塑膠卡,就是打開香港流動節奏的鑰匙。每次看外地朋友在閘口前翻零錢的狼狽模樣,總想分享些機場買卡用卡的門道。
接機層的環亞貴賓室旁有櫃檯,旅遊旺季總排著小隊。穿深藍制服的職員指尖翻飛,不到二十秒就遞出張溫熱的卡片。記得要選普通版而非銷售版,那五十元押金日後可退。若趕時間,機場快線閘口旁的自動售賣機更利落,螢幕閃著紅光,紙幣入口吞進五百元,吐出的卡片帶著金屬涼意。
第一次拍卡過機場快線閘機時,閘門彈開的清脆「嘀」聲會讓人上癮。這聲音將貫穿你的香港記憶:從天星小輪二層木椅的搖晃,到鏞記燒鵝油紙袋的窸窣聲響,連廟街阿婆遞來咖哩魚蛋的鐵勺,都掛著八達通感應器。前幾天在銅鑼灣便利店,見金髮背包客掏硬幣付帳,收銀阿姐擺手笑指讀卡機:「拍呢度啦,快過數星星呀!」
機場二號客運大樓的7-11最懂旅人焦慮。凌晨兩點燈火通明,店員接過千元大鈔毫不挑眉,充卡機「噠噠噠」的吐收據聲響,比任何晚安曲都安心。記得留五十元餘額,某次深夜抵港,的士司機指著負數的讀卡器搖頭:「過海底隧道要現金㗎!」自此學乖,離港前總在機場快線客服中心退卡,拿回押金和剩餘銅板,恰好夠買一盒蝴蝶酥伴手禮。
有回領日本客戶體驗山頂纜車,出閘時他盯著八達通驚嘆:「這比Suica多活十年!」我笑著翻轉卡片,露出磨損的黃色晶片。它陪我在中環自動販賣機買過熱奶茶,在赤柱市集付過手繪明信片,連大嶼山昂坪市集的素齋,掃碼機旁總黏著八達通感應器。離港那日在機場洗手間,聽見隔間傳來「嗶嗶」兩聲短鳴——清潔阿姨推車上的感應器,正掃過垃圾箱更換提示卡。
當最後一日從北角退房,拖著行李搭A11機場巴士。拍卡時「嘀」聲略顯暗啞,讀卡器顯示三年累積的六萬多分。這張帶著便利店咖哩味、渡輪海風鹹澀的塑膠片,終在機場港鐵服務處完成使命。職員用探針輕觸晶片,退還的押金換了杯熱鴛鴦。玻璃幕牆外飛機起降,手中硬幣還留著機器的餘溫,像枚微型的香港紀念章。
急問!深夜抵達還有櫃檯能買嗎?轉機五小時夠不夠退押金?
上次餘額負數被的士司機唸了好久 原來過隧道要現金 超實用提醒
在自動販賣機試過拍卡買樽裝水 找贖直接回存卡裡 不用袋硬幣超爽
帶小孩怎麼買?兒童八達通機場哪裡辦?需要證件嗎?
八達通連結Apple Pay後 手機沒電那次在彌敦道差點回不了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