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個在香港生活了十幾年的理財愛好者,平時喜歡鑽研信用卡優惠。Citibank的現金回贈機制,我從2018年就開始用,靠著一些小技巧,每年能多賺幾千蚊回贈,今天就來分享真實經驗。
記得剛出社會時,我以為現金回贈只是噱頭,隨便刷就完事。後來發現,Citibank的系統其實藏著寶藏,關鍵在於策略性消費。比如他們家的Citi Cash Back卡,超市和油站消費回贈高達5%,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得搭配APP註冊才能啟動,錯過了就白白損失。
選卡是第一步,不能盲衝。Citibank卡種多,像Premiermiles適合常飛的人,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日常開支集中在民生消費,Cash Back卡才是王道。我有朋友申請了不合用的卡,結果回贈率不到1%,白白浪費機會。
日常操作上,我習慣每月初規劃支出。先把超市採購、加油這些高回贈類別列出來,集中用卡付款。舉個實例,上個月買家庭雜貨花了5000蚊,靠5%回贈就賺250蚊,加上APP裡的季度獎金活動(像線上支付多2%),額外又多100蚊。但要注意,回贈有上限,像每月超市回贈只限首10000蚊消費,超了就不划算。
最大化回贈的秘訣是疊加優惠。Citibank常跟商家合作,例如在屈臣氏消費額外送點數,我會先查APP通知,再結合信用卡回贈。去年聖誕,買禮物透過APP連結到Amazon,賺了雙重回饋,省了近1000蚊。不過,陷阱也不少,遲還款會被取消當月回贈,我設定自動轉賬,確保從不逾期。
長期下來,這套方法讓我每年多存點錢。關鍵是耐心和紀錄,我用手寫小本子追蹤消費,避免衝動購物。現在回贈累積起來,夠支付一次小旅行了,感覺像免費賺到生活樂趣。
請問如果主要在網購消費,Citibank哪張卡最推薦?回贈上限會影響嗎?
文章提到APP註冊,但我常忘記操作,有沒有自動化方法確保不漏掉優惠?
我試過集中超市消費,但回贈計算好複雜,Citibank的報表容易看懂嗎?
謝謝分享!想問學生黨申請這類卡,信用額度低會不會限制回贈賺取?
遲還款真的會取消回贈?我之前遲過一次但沒注意,看來得檢查帳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