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手頭上的CX Mastercard成了日常消費的好夥伴,尤其在高額返現和額度提升方面,簡直是生活小幫手。回想當初申請時,純粹是被朋友推薦吸引,沒想到用了一年多,返現累積超過一萬台幣,額度也從初始的五萬提升到十五萬,這過程讓我學到不少實戰技巧。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心得,希望能幫大家省錢又提升財務彈性。
談到高額返現,很多人以為刷得多就賺得多,但關鍵在策略性消費。CX Mastercard的返現規則很靈活,像超市、加油站和線上購物常有3%到5%的回饋,但得先設定自動分類。我習慣每月初檢查銀行App的促銷活動,例如上季的「週末超市加倍返現」,我就集中採買生活用品,單月多賺了八百塊。還有一招是綁定電子錢包支付,像街口或Line Pay,透過Mastercard通路再疊加1%回饋,無形中省下不少。不過,別忘了避開低回饋類別,如繳稅或保險,這些通常只有0.5%,我曾經犯過錯,刷了大筆保費卻只拿回零頭,真浪費。
額度提升方面,CX Mastercard的系統很人性化,但得主動出擊。我的經驗是,先養成按時全額還款的習慣,保持信用評分在750以上。銀行通常每半年評估一次,我會在評估前兩個月增加消費頻率,但控制利用率在30%以內,避免讓系統覺得我太依賴卡債。例如,上個月我刻意刷了兩筆旅遊開銷,總額約三萬,然後立刻還清,結果申請額度提升時,附上薪資單和稅務證明,一週內就從十萬跳到十五萬。關鍵是溝通技巧:直接打電話給客服,別只靠線上申請。我遇過客服專員很熱心,提醒我提供額外收入證明,像兼差收入或投資回報,這讓審核過程更順利。
當然,這些技巧背後有風險要留意。返現雖誘人,但過度消費可能陷入循環利息陷阱。我設定每月預算上限,只刷必要開銷,並用App追蹤返現進度。額度提升後,額度雖高,卻別亂用,否則信用報告會受影響。有一次我差點超支買新手機,幸好忍住,轉而用分期優惠,反而賺到額外回饋。整體來說,CX Mastercard像把雙刃劍,用得聰明就能放大優點。大家不妨從小事做起,比如先專攻一類高返現消費,再逐步挑戰額度提升,財務自由就從這裡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