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我背起行囊,踏上前往對面海邨的旅程。這個藏在台灣東海岸的小漁村,名字聽起來平凡,卻被當地人稱作「遺世秘境」。出發前,朋友提醒我別帶太多電子設備,那裡的信號微弱,彷彿時光倒流回上世紀。我搭上搖晃的巴士,沿途是蜿蜒的山路,窗外海風鹹鹹的,吹散了城市的喧囂。心裡有點忐忑,但更多是期待,畢竟這種地方不是地圖上輕易能找到的,得靠口耳相傳的緣分。
抵達村口時,太陽剛升起,金光灑在破舊的木屋上。空氣中瀰漫著魚腥味和海鹽的氣息,老漁夫們正整理漁網,他們的笑聲粗獷又真誠。我沒急著拍照,先坐在碼頭邊的石階上,聽著浪濤拍岸的節奏。這裡的節奏慢得讓人忘卻時間,孩子們赤腳奔跑,追著沙灘上的螃蟹,老人們則在樹蔭下下棋。對面海邨的魅力不在華麗的景點,而是那種未經雕琢的日常,像一部活生生的紀錄片。
深入探索時,我繞過海岬,發現一片隱蔽的沙灣。海浪在這裡溫柔許多,白沙細如粉末,踩上去軟綿綿的。陽光透過雲層,在海面灑下點點銀光。我脫下鞋,涉水而行,海水清涼透心。突然,一隻海豚躍出水面,又迅速消失,留下漣漪蕩漾。這不是觀光手冊上的表演,而是自然的即興演出。我坐在岩石上,靜靜看著,思緒飄回童年時光。都市生活總讓人緊繃,但在這裡,時間彷彿停滯,教會我重新感受呼吸的節奏。
村裡的阿婆邀請我去她家喝茶,矮小的木屋裡擺滿老照片。她娓娓道來村莊的歷史:日治時期的漁港興衰,戰後移民的掙扎,還有颱風夜裡村民互助的故事。牆上掛著褪色的族譜,每一條線都牽著血淚與韌性。阿婆的手粗糙但溫暖,遞來一杯自釀的梅子茶,酸甜中帶點苦澀。我聽著,心頭湧起敬意。這片秘境不只是風景,更是活的文化寶藏。現代開發的腳步逼近,許多老屋面臨拆除,阿婆嘆氣說:「年輕人往外跑,傳統快斷了。」我承諾會用文字記錄下來,哪怕只為留住一點記憶。
回程路上,我走過潮間帶,撿拾貝殼和漂流木。夕陽染紅天際,海鷗盤旋鳴叫。這段旅程沒給我壯觀的打卡照,卻在心底刻下烙印。對面海邨教會我,深度探索不是追逐熱門景點,而是放慢腳步,聆聽土地的聲音。它提醒我,真正的美往往藏在平凡角落,等待有心人發現。或許,下次再來時,我會帶上畫筆,試著捕捉那份無法言喻的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