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剛走的週末,我抱著僥倖心理穿薄外套出門,結果隔天喉嚨像被砂紙磨過,頭重得像頂著水泥塊。藥局架上五顏六色的感冒藥看得人眼花,直到藥師把一盒藍白包裝推到我面前:「試試這個吧,很多人說像隨身帶了診所。」
撕開鋁箔那刻,藥丸的薄荷味竄進鼻腔,竟有種奇異的安心感。後來才知道這款特強配方藏著門道:磷酸可待因像精準的狙擊手,專攻喉嚨深處的乾癢;撲熱息痛則像勤懇的清道夫,默默搬走全身痠痛的磚塊。最妙的是咖啡因的調度,既抵消抗組織胺的昏沉,又讓退燒後的虛脫感不那麼張牙舞爪。
有次深夜趕稿時鼻塞到呼吸困難,吞了藥蜷在沙發等藥效發作。約莫二十分鐘後,突然感覺耳道「啵」地輕響,像潛水時耳壓平衡的瞬間,鼻腔通道倏然敞開。那種通暢感讓我想起小時候感冒,母親用蒸氣毛巾敷完臉後,突然能聞到廚房飄來的蔥粥香。
不過這藍白小兵終究是精銳部隊,不是駐防軍。曾見同事把感冒藥當維他命天天吃,某次健檢發現肝指數飆升。藥師朋友提醒,裡頭的撲熱息痛單日上限是4000毫克,而每粒特強丸已含500毫克。當喉痛轉為黃痰或高燒超過三天,再神的藥丸也得向真正的細菌剋星——抗生素——低頭。
現在我總在辦公桌藏著兩粒獨立包裝的藍白藥丸。它像消防局的破門斧,專治那些突然襲擊的噴嚏風暴。但真正讓人安心的,是撕開鋁箔時那句無聲提醒:該暫停衝刺了,身體正在呼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