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整理完钱包,发现抽屉里还躺着几张恒生银行的咖啡券,突然想起这些年陆陆续续用过他们不少礼券。从超市购物到餐厅折扣,这些小纸片确实给日常添了些小确幸。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藏在金融产品背后的生活甜头。
恒生礼券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花点心思。去年我办房贷时客户经理塞了张500元电器券,说是新客户礼。朋友更绝,靠信用卡积分换了全年电影票——她每次消费都刻意刷恒生卡攒分,半年就兑了八张影院券。最近还有扫码活动,在分行办业务时顺手扫宣传板二维码,居然抽到海鲜自助餐买一送一。不过最稳的还是节日节点,像中秋前官网总悄悄上线电子礼券包,得设个提醒去抢。
上周带老妈喝早茶就栽过跟头。结账时摸出张纸质茶餐厅券,店员却指着角落小字说节假日禁用。后来学乖了,现在用券前必做三件事:手机拍下券面条款备用;提前两天打电话问商家限制;电子券直接存进恒生APP的\我的优惠券\夹层,付款时调二维码比翻钱包快得多。有些券还能玩组合技,像百货公司满减券叠加恒生卡专属折扣,有次买鞋原价1200硬是折到600出头。
过期券别急着扔。上个月清理时发现三张过期半年的超市券,试着打客服电话软磨硬泡,竟给换了新券码。关键要强调自己是忠实客户,暗示\以后还选你们家服务\。电子券过期前三天APP会弹提醒,但纸质券得自己贴张便签在日历上。最近新出的电子礼券有个隐藏功能——转赠按钮藏在详情页最底下,把火锅券转给同事后,他回赠了张办公椅抵扣券,这种人情交换比直接买卖有意思。
礼券本质是银行维系客户的纽带,但用得巧能变成生活调味剂。有回用恒生旅行券订酒店,发现比平台价便宜还含双早,意外解锁了\银行渠道价\。现在每季度都习惯性翻翻恒生官网的优惠页面,像在玩现实版寻宝游戏——那些藏在二级菜单里的隐形福利,往往比首页推送的更有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