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著毛毛雨,我站在柏傲灣的示範單位落地窗前,維港的海面灰濛濛一片,對岸的霓虹燈光在水氣中暈染開來。旁邊一對年輕情侶正低聲討論著間隔,男方指著開放式廚房皺眉:「開放式係型,但煎牛排點算?」這畫面太熟悉,像極了十年前第一次睇樓的自己,滿腦子憧憬卻處處是盲點。柏傲灣這類臨海新盤,靚則海景背後,藏著不少新手容易忽略的魔鬼細節。
講到揀單位,海景當然是賣點,但視野等級差好遠。低層單位望出去可能只係「一線海」,仲要同旁邊大廈「面壁」。我親身行過幾個不同座向單位,發現B座中高層向西北的「3C室」最抵買——避開正西曬,又唔會完全食正冬季寒風,側望維港景夠開揚,價單上比同層正海景戶平近15%。發展商樣板房永遠係最靚的海景戶,但現實係,同一個價錢,你揀「次一等」景觀的高層,往往比「頂級景觀」的低層住得更舒適,光線同空氣流通差天共地。
開放式廚房係柏傲灣細單位的常見設計,真係要諗清楚自己生活習慣。後生情侶可能覺得浪漫,但實際用落,油煙味會黐實梳化同窗簾,特別是香港人愛熱炒。有朋友貪靚買了開放式,結果每次煮飯都要開到盡抽油煙機兼關房門,最後索性多叫外賣。另外留意「工作平台」同「露台」,計入實用面積但實際用途有限,特別係那些只有兩三呎深的「窗台式露台」,晾件衫都怕吹落街。
發展商優惠花多眼亂,表面折扣好吸引,但要拆解「糖衣包裝」。早排有個「120天靈活付款計劃」,首期5%好筍?其實尾數要在短期內找清,否則要捱高息。仲有啲「傢俬禮券」或「管理費回贈」,計落可能只係變相減價萬零蚊,不如直接爭取樓價扣減更實在。最緊要睇清楚合約細則,曾經有買家冇留意「提前還款罰則」,後來轉按時被綁住要多付十幾萬。
交通同配套要落區感受。柏傲灣標榜近荃灣西站,但實際由屋苑行去港鐵站,快腳都要十分鐘,落雨更要兜商場行。夜晚十點後,附近食肆關得七七八八,想買支水都要行去便利店。最好揀唔同時段去附近行幾轉,感受下實際生活動線。另外留意未來發展,附近工地會否起更高樓?現在的海景窗景,三五年後可能變成「樓景」。
講到按揭,柏傲灣這類新盤,發展商通常有指定財務公司提供高成數按揭,但息口往往比銀行高出一截。有買家貪首期少,選用發展商二按,兩年蜜月期過後,每月供款急升三成,壓力爆煲。穩陣做法係預先拎「預先批核」,了解自己真正負擔能力。銀行估價有時會比成交價保守,特別是細單位,可能要預多些首期周轉。
驗樓環節千萬別馬虎。新樓不代表零瑕疵,特別是趕工期的項目。見過朋友單位地磚空心率高達三成,浴室去水坡度不足積水,最離譜是冷氣機喉管冇接好,冷氣水直接滲入假天花。自己帶個乒乓球去試地台斜水,帶支電筒照清楚暗角位,牆身要用手敲聽空鼓聲。發展商執漏拖得愈久,你住得愈不安樂。
說真的,買樓冇完美選擇,只有最適合自己。柏傲灣的賣點是海景與新淨,但代價可能是實用率稍低、管理費偏高。睇樓時別被示範單位的香氛同射燈迷惑,關掉所有燈,打開手機電筒照清楚角位;推開假天花看喉管排列;想像自己每日返工放工的路線。海風的確醉人,但住得安樂,遠比景觀重要。
多謝分享!想問下文中提到嘅「3C室」景觀,如果同高層向東南單位比,邊個方向夏天會冇咁熱?我老婆好怕西斜熱氣。
睇完先知發展商按揭咁多陷阱!想問如果選用佢哋嘅二按計劃,係咪真係兩年後一定加好多息?有冇得鎖定長期息率?
實用率真係好關鍵示範單位擺咗迷你傢俬好呃人。請問柏傲灣開放式單位實際放完牀仲剩幾多走動空間?睇圖則好難想像。
噪音問題嚴重嗎?朋友住附近舊樓話深夜仲聽到西鐵路軌聲,柏傲灣臨海會否好啲?定係反而多咗海浪聲?
文中講驗樓細節好實用!想知如果發現窗台滲水呢類結構問題,通常發展商會點處理?係咪真係會徹底整好?定係求其補漏就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