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香港街頭,那股熟悉的草藥香總能勾起童年回憶。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去深水埗的老舖喝涼茶,說是能清熱降火。現在長大了,涼茶不只是解渴飲料,更成了養生日常。香港的涼茶文化,深植於廣東傳統,每間舖子都藏著獨門配方,從廿四味到五花茶,每一口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今天就來聊聊我私藏的幾間必喝涼茶店,順便分享點健康養生小秘訣,讓你在忙碌生活中找回平衡。
先從上環的「源記涼茶」說起吧。這間百年老店藏在永樂街小巷裡,門面不起眼,但一進去就聞到濃郁的草藥香。老闆阿伯是第三代傳人,堅持用新鮮草藥熬煮,不像連鎖店那樣機械化。我每次去必點他們的招牌「火麻仁茶」,微苦回甘,喝完喉嚨清爽,特別適合熬夜後解燥。記得有次感冒喉痛,連喝三天,居然不用吃藥就好了。這間舖的秘訣在於草藥比例精準,老闆會根據客人體質調整,像我是熱底子,他就多加點金銀花。位置靠近地鐵站,下午三點前人少,可以慢慢坐著聊天。
另一間不能錯過的是旺角的「陳仔涼茶」。這家開在女人街旁,總是大排長龍,但值得等。他們的「夏枯草茶」是我的最愛,清涼解暑,夏天逛完街來一杯,疲勞全消。老闆娘阿珍姐超熱情,會跟你講解每種草藥的功效,比如夏枯草能降血壓,搭配菊花更護眼。我學到一招:喝完涼茶別馬上吃冰,否則藥效打折。這間舖的草藥都是從新界農場直送,新鮮度滿分,價格又親民,一杯才二十蚊。附近還有小攤賣砵仔糕,配著吃,甜苦平衡,簡直是街頭小確幸。
說到健康養生,涼茶不只是飲料,更是中醫智慧。香港人工作壓力大,容易上火,涼茶能調理體質。我從中醫師朋友那學到,喝涼茶要分時機:早上空腹喝一杯「五花茶」,助消化;晚上睡前喝「酸棗仁茶」,安神助眠。重點是別當水喝,過量反而傷胃。像我習慣一周喝兩三次,搭配清淡飲食,少吃煎炸物。另外,選涼茶要看體質,熱底人適合廿四味,寒底人就選桂圓茶。養生不是一時,是生活習慣,涼茶只是起點,配上規律作息,身體自然回春。
最後推薦銅鑼灣的「百草堂」,這間現代化一點,但藥材依舊傳統。他們的「龜苓膏配涼茶」套餐超棒,龜苓膏清熱解毒,涼茶潤喉,雙重效果。老闆是年輕一輩,把古法融入潮流,店裡還有養生小冊子免費拿。我常帶外國朋友去,他們一試就愛上,說比咖啡提神。涼茶文化在香港街頭生生不息,每喝一口,都像在跟城市對話。下次來港,別只追網紅店,找間老舖坐坐,你會發現,養生原來這麼接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