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年夏天,我剛搬到香港工作,朋友拉著我去筲箕灣東大街覓食。那條街不長,卻擠滿了攤販和老店,空氣中飄著魚蛋的鮮香和油炸聲。第一次嘗到安利的魚蛋粉,湯頭是用豬骨熬了十幾小時,配上彈牙的自家製魚蛋,一口下去,鮮味直衝腦門。從此,我成了那裡的常客,每週末都去報到,不是為了打卡,而是真愛那種街頭的人情味。
說到必吃小吃,東大街的魚蛋絕對是頭牌。安利魚蛋粉店開了快四十年,老闆阿明每天凌晨三點就開始熬湯,魚蛋是用新鮮門鱔手打,咬下去不粉不柴,還帶點微辣。我常點一碗淨魚蛋加米粉,淋上特製辣椒油,坐在路邊小凳上吃,汗流浹背也值得。另一家謝記的雞蛋仔,外脆內軟,蛋香濃郁,老闆娘總會多送一塊給熟客。有次下雨天,我躲進店裡,她遞來熱騰騰的雞蛋仔,說「食飽啲,唔使急走」,那種溫暖比食物更難忘。
隱藏店家就藏在巷尾或二樓,沒招牌,靠口碑。像「阿婆碗仔翅」,位置在東大街轉角的老公寓一樓,門面破舊,但碗仔翅是用真翅熬,湯底加了陳皮和冬菇,一碗才三十蚊。我第一次去是跟著在地阿伯帶路,他說這店開了五十年,只做午市。還有「新興記」的腸粉,藏在菜市場後巷,老闆用石磨米漿現蒸,腸粉滑溜,配上甜醬和芝麻,簡單卻驚艷。這些地方遊客少,多是老街坊,坐下來吃一頓,聽他們聊家常,比上高級餐廳更有味。
探索東大街,別只衝名店。我建議早點去,避開中午人潮,帶現金—有些老攤只收紙鈔。有回我試了家無名小攤的炸大腸,外皮酥脆,內裡軟嫩,配上酸梅醬,一試成主顧。美食不只是吃,更是生活切片,下次你去,記得慢下來,跟老闆搭句話,或許能挖到更多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