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灣仔海旁,維港的風帶著鹹濕水氣撲面而來。眼前這座線條利落的玻璃幕牆建築,總讓我想起十年前初訪香港的震撼。那時剛結束倫敦的金融實習,拖著行李箱路過這片閃著冷光的摩天樓群,華潤大廈頂端那盞穿透薄霧的紅色燈標,像顆釘進天際線的硃砂痣,在維港兩岸的璀璨中硬是烙下獨特印記。
後來因工作關係,我竟在這棟地標裡租了五年辦公室。記得初次踏進五十樓的空中大堂,電梯門開的瞬間,整片落地窗將中環天際線橫陳眼前,那種近乎窒息的視覺衝擊至今難忘。窗框像精心構圖的相機取景器,白天的郵輪劃開碧藍海面,夜間的霓虹把流動的光河鎖在玻璃裡——這哪是辦公空間,分明是買了張維港全景觀景台的永久門票。
真正懂行的租客,從不只看重那180度海景。有次深夜加班,瞥見清潔阿姐用軟布仔細擦拭電梯鈦合金門框的指紋,連按鍵縫隙都用棉花棒清理。這種近乎偏執的細節控,在洗手間感應龍頭恆溫出水的秒速反應裡,在茶水間瑞士咖啡機飄散的衣索比亞豆香裡,處處藏著魔鬼。某次空調系統升級,物管竟給每層租戶發放不同香調的擴香石選項,說是避免氣味混雜影響工作情緒——這種細緻,在頂級酒店也屬罕見。
在華潤大廈待久了,會發現它的奢華帶著港式務實。三十樓的共享會議室配備同聲傳譯艙,牆面卻暗藏可書寫的磁吸玻璃;高配的視訊設備後方,留著老派投影機的VGA接孔。最妙是頂樓的空中花園,當別處寫字樓用造景植物裝點門面,這裡竟種著可食用的迷迭香與薄荷,午休時白領們掐幾葉沖茶,金融精英指尖沾著草木清香敲鍵盤的畫面,魔幻又真實。
有回帶東京客戶參觀,經過消防通道時他忽然駐足。通常逃生梯總是陰暗配角,這裡卻鋪著防滑木紋磚,牆面鑲著柔光壁燈,緊急通話器旁甚至掛著免洗消毒液。「連最壞情況都準備得體面」,客戶這句點評讓我頓悟:頂級辦公空間的終極奢華,原來是對人性尊嚴的周全守護。
搬離那年颱風襲港,我冒雨回公司加固窗戶。大廈物管全員值守,電梯廳擺著熱薑茶與毛巾,監控室螢幕亮著每層樓的即時影像。風暴中的大樓像艘穩健巨輪,透過雙層玻璃,維港濁浪翻騰的景象竟有種驚心動魄的美。離去時保安阿伯遞來傘:「陳生,呢度永遠留著你張門禁卡。」雨點敲在傘面,忽然懂得為何跨國企業甘付每呎三位數租金——買的不只是空間,是亂世中的從容定力。
看完立刻預約參觀!但想請問空中花園的開放時段有限制嗎?週末能否帶客戶上去喝咖啡談事?
文中提到消防通道的細節太真實!我們公司大樓的逃生梯連手機燈光都照不亮,每次消防演習都像恐怖體驗
好奇租金水平是否真如傳說中驚人?另外停車位月租大概什麼價位?
去年在50樓會議室開過跨境併購案會議,隔音效果絕佳到聽不到直升機起降聲,但冷氣強到要自備披肩
建議補充周邊午餐選擇!大廈地下美食廣場的叉燒飯是隱藏版星級水準,趕項目時救過我無數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