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河濱公園遛狗時,遇見一對年輕夫婦牽著隻漂亮的小金毛,興奮之餘卻掩不住手忙腳亂。小金毛的牽繩纏住主人腳踝,水壺沒水了,毛孩還不停啃咬路邊樹枝。他們抓著我問:「養金毛,怎麼跟想像中不一樣?」這幕讓我決定寫下這篇,那些獸醫不會細說、血淚交織的真心話。
記得十五年前領養第一隻金毛「太陽」時,我也以為準備周全。結果頭一個月,客廳地毯報銷兩塊,名牌皮鞋成了牠的磨牙棒,更別提那陣子天天五點準時用濕鼻子拱醒我。金毛的暖男形象不假,但幼犬期的牠們簡直是披著天使毛皮的拆家小惡魔。關鍵在於,你是否準備好接住這份甜蜜的負荷?
挑幼犬別只看圓滾滾的可愛模樣。蹲下來,輕輕握住牠的前腳掌感受骨量——過於纖細的腳掌,未來可能撐不起壯碩身軀。掰開嘴看乳牙排列,順便聞口氣,若有酸腐味可能是消化警訊。最要緊是觀察牠走路跑跳,後腿蹬地是否有力?跑動時髖部有無輕微搖擺?這細微差異,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線索。當年「太陽」的兄弟就是因輕微搖擺被忽略,三歲便得動手術。
帶毛孩回家頭兩週,別急著買一堆閃亮新玩具。找件你穿過未洗的舊T恤鋪在牠窩裡,你的氣味比什麼安撫劑都有效。獸醫打的疫苗本密密麻麻,我總用手機拍下,在行事曆設定「超前提醒」:提前三天通知下次疫苗或驅蟲日。體內驅蟲藥片塞進「起司丁」最管用,體外滴劑則要撥開頸後毛髮,直接滴在皮膚上才有效,很多人誤滴在毛上,藥效大打折扣。
說到吃,真是踩坑無數。早年迷信高蛋白飼料,結果「太陽」皮膚冒出紅疹,獸醫一語道破:「金毛過敏源前三名:牛肉、玉米、小麥,你全中。」後來改吃水解蛋白配方的飼料才穩定。更別提那些標榜「全齡犬適用」的便宜大包飼料,磷含量過高,對金毛這種中大型犬的腎臟是隱形殺手。現在我都看背標:粗蛋白25-28%、鈣磷比1.2:1最理想,Omega3含量沒超過0.5%的直接跳過。
運動量更是學問。金毛需要放電,但一歲前骨骼未閉合,過度跑跳會傷關節。我的方法是「短時多次」:早晚各20分鐘牽繩散步,搭配10分鐘嗅聞遊戲——在院子藏幾顆飼料讓牠找,腦力消耗比傻跑更耗能。記得避開中午高溫,金毛雙層毛易中暑。有次夏天貪涼快傍晚遛狗,柏油路餘溫仍燙得「太陽」原地跳腳,肉墊輕微灼傷,自責好久。
關節保健要從年輕做起。獸醫教我「金毛關節自檢三式」:平躺時輕壓後腿是否敏感縮起?跑完休息後起身有無遲疑?上下樓梯是否偶爾併腳跳?若中一項就要警覺。我家現在每餐加半匙綠唇貽貝粉,樓梯全鋪止滑墊,七年來關節保養品錢沒白花。
最難熬是面對離別。金毛平均壽命10-12年,七歲後就算老年。當「太陽」開始白內障看不清球,散步步伐變慢,我學會用「氣味引導」——在常走路線抹點薄荷精油,牠能循味走。改用高腳飼料碗減輕頸椎壓力,半夜加開小夜燈防牠絆倒。最後那段日子,我親手做流質餐:蒸熟的雞胸肉打泥拌南瓜,用針筒一點點餵。牠走的那天清晨,用盡力氣把頭靠在我掌心,像初次見面那樣。
養金毛像種一棵會奔跑的樹。你得忍受幼苗期的混亂,耐心灌溉青春期的躁動,最終在牠蒼老的樹蔭下學會溫柔。那些啃壞的家具、沾滿口水的球、凌晨急診的慌亂,終將沉澱成生命裡最暖的金色。當你準備好付出這樣的十年,才真正配得上牠毫無保留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