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馬百良傳統中藥養生秘訣與日常應用指南 ...

馬百良傳統中藥養生秘訣與日常應用指南

2025-7-31 17:47:15 评论(4)

還記得小時候,祖父總愛泡一壺熱騰騰的藥茶,坐在老藤椅上講古。他說,這是從馬百良老先生那兒學來的法子——馬百良是誰?他是咱台灣鄉間傳奇的老中醫,一輩子鑽研本草綱目,把中藥養生化進柴米油鹽裡。年輕時我總嫌苦,如今四十好幾了,才懂那股苦後回甘的滋味,真能讓身子骨穩穩當當過日子。


馬百良的秘訣,說穿了就一句話:順應天地,藥食同源。他常掛在嘴邊的「冬藏夏發」,不是啥玄乎理論,而是實打實的生活節奏。冬天冷颼颼的,他教人用當歸燉雞湯,加點紅棗枸杞,暖血氣又防寒;夏天燥熱難耐,就煮綠豆薏仁水,清熱解毒。這不是亂吃補品,得看體質——像我這種易上火的人,絕不碰人參,反倒靠金銀花泡茶降火。老人家總笑說:「藥是幫手,不是主子。」意思是你得先聽身體說話,別硬塞。


日常裡頭,養生最忌諱「臨時抱佛腳」。馬百良的智慧在於細水長流,像他傳下來的「晨起三件事」:醒來先喝溫鹽水潤腸,接著按摩腳底湧泉穴活絡氣血,最後散步半刻鐘吐納新鮮空氣。我試了十幾年,感冒少了,精神頭也足。現代人忙,他倒不強求複雜——辦公室裡放罐菊花茶,壓力大時呷一口;睡前用艾草泡腳,驅寒助眠。這些小動作,累積起來就是大功夫。


中藥養生最怕走偏鋒。馬百良總提醒,別信那些速效偏方,得回歸「平衡」二字。陰陽失調了,就用食療調和。比方說,脾胃虛弱的人,他建議煮山藥小米粥,溫和養胃;若氣血兩虧,紅糖薑茶加點黃芪,慢慢補回來。我有回熬夜加班,整個人虛浮浮的,照他法子連喝三天四神湯(茯苓、蓮子、芡實、山藥),果然踏實多了。關鍵是耐心——中藥不是魔法,是時間的藝術。


如今回想,馬百良的教誨早融進我骨子裡。養生不是高深學問,是日日實踐的溫柔。都市節奏再快,總能偷點空,為自己熬碗湯、靜心呼吸。這份傳承,教人學會與自己和解——身子暖了,心也就定了。


2025-7-31 18:39:02
請問馬百良的當歸雞湯配方比例?我試過但總覺得藥味太重,想調整成適合老人家的溫和版本。
2025-7-31 20:09:14
我長期失眠,艾草泡腳真的有效嗎?需要搭配其他草藥嗎?還是單純熱水就行?
2025-7-31 20:43:56
分享經驗:照文中晨起三件事做了兩週,腸胃順多了!但腳底按摩該按幾分鐘?怕過度刺激。
2025-7-31 21:13:24
中藥養生聽起來好,但現代人哪有時間天天熬湯?有沒有更簡便的日常替代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量子漣漪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