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搬来多伦多那会儿,每次推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车从CC出来,看着收银条末尾的数字,心都跟着抽一下。房租水电已经够呛,超市账单简直像无底洞。后来?后来硬是把自己逼成了CC的“人形扫描仪”,连收银员都认得我这副专盯黄标签的执着面孔。省钱的学问,真是在一次次踩坑和惊喜里磨出来的。
别小看采购时间,这里藏着CC最大的羊毛。周三晚上八点后走进生鲜区,空气里都飘着打折的味道。那一盒盒贴着鲜艳黄标的牛排、三文鱼,价格能砍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CC的生鲜损耗管理极严,品相稍逊或临近最佳赏味期的,绝不隔夜。周五下午则是烘焙区的狂欢,新鲜面包、甜点开始大甩卖,$0.99一袋的法棍带回家,冷冻起来能吃一周。至于临期品货架?那是寻宝者的秘密基地,那些还有48小时才过期的酸奶、奶酪,价格低到像白送,买回去立刻消耗掉就行。
逛CC,得像打仗一样规划路线。别被入口处堆成山的特价薯片、糖果迷惑了双眼——那是超市的“高利润陷阱区”。径直推车往里冲,生鲜、奶制品、冷冻柜才是核心战场。冷冻蔬菜水果是性价比之王,锁鲜技术下营养流失极少,价格却比新鲜货稳定得多。一大袋混合冷冻莓果$5.99,打smoothie能吃一个月。还有冷柜深处的冷冻海鲜,大包装的虾仁、鱼块,单价算下来比冰鲜柜台实惠太多,分装冷冻随取随用。
CC的自有品牌 No Name 和 红标 President\s Choice,是省钱人的左膀右臂。尤其是PC的产品线,质量常常媲美甚至超越名牌。PC的意面酱、黑巧克力、有机牛奶,都是我反复回购的。结账前,务必瞄一眼收银台附近或服务台的宣传册,上面印着当周“会员专属折扣”,有些是电子优惠券,需要提前在APP上点一点加载到会员卡里。还有,别忽略那些摆在货架顶端或底层的不起眼商品,超市常把利润低的“老实人”放在那里,比如大桶的原味燕麦、基础款的罐装豆子,成分干净价格感人。
最后结账的几分钟,是省钱的临门一脚。周四通常是CC的会员日,额外积分或折扣力度最大。刷他们的PC Financial信用卡,每刀积的点数能在下次购物时直接当钱用,相当于变相返现。如果买得多,试试自助结账,能更清晰地掌控总价,避免冲动消费。装袋时,把重的、不易压的放底层,省袋子也省得东西被压坏。走出门时回头看看收银条,那省下的几十刀,就是对自己这份精打细算最好的犒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