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慵懒的周六早晨,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安大略省乡村小路上,我开车驶向St Jacobs——这个以门诺派文化和农贸市场闻名的地方。原本只是想去淘点新鲜农产品,却无意间拐进了一条鹅卵石小巷,空气中飘来一股诱人的焦糖香和酵母味,像老朋友在招手。循着香味,我停在了Stone Crock Bakery门前,一栋爬满常春藤的百年石屋,门口的木牌上刻着简单的字母,却透着岁月的厚重感。推门而入,那股温暖的气息瞬间包裹了我,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只留下面包的呼吸声。
走进店里,眼前是一片繁忙却不喧闹的景象:木架上堆满了刚出炉的手工面包,表皮金黄酥脆,内里柔软如云。柜台后的面包师戴着沾满面粉的围裙,正专注地揉着面团,动作流畅得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我凑近一看,那些面包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经典的酸面团面包裂开笑脸般的纹路,散发出一股微酸的麦香;黑麦面包沉甸甸的,深色外皮下藏着坚果的醇厚;法式长棍则挺拔如士兵,轻轻一掰就发出清脆的咔嚓声,露出蜂窝状的气孔。每一块都像艺术品,不是工厂流水线的产物,而是用本地有机小麦和泉水手工发酵出来的灵魂。
除了面包,他们的烘焙食品也让我挪不开步。架子上摆满了派和糕点,苹果派用的是附近果园的果子,馅料饱满多汁,肉桂的辛辣与糖霜的甜在舌尖上跳华尔兹;黄油牛角包层层叠叠,入口即化,留下奶香的余韵。我点了杯现煮咖啡,配上一块新鲜出炉的司康,坐在角落的木椅上,边嚼边观察。店员告诉我,这里坚持用安大略农场的原料——蜂蜜来自隔壁蜂场,鸡蛋是自由放养的母鸡下的——这种本地化做法不只为了风味,更是一种对社区的支持。面包师们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工作,让面团在低温下缓慢发酵,赋予它独特的风味和韧性,这种耐心和技艺,是快餐时代难得的奢侈品。
离开时,我买了一大袋面包和派,带回家分享给家人。孩子们抢着撕开酸面团,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厨房,连不爱吃面包的妻子都忍不住尝了一口,直呼“这才是真东西”。Stone Crock Bakery不只卖食物,它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慢下来,尊重传统,珍惜土地的馈赠。如果你路过St Jacobs,别错过这个宝藏——它不是旅游噱头,而是安大略乡村精神的缩影。走进去,你会明白为什么人们说,好面包能治愈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