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进Sunny Foodmart是多伦多深秋的傍晚。冷风卷着枫叶拍在玻璃门上,推门瞬间却被热烘烘的烤面包香拥抱。货架间穿格子围裙的大叔正用粤语教老太太挑柚子:\收银台前堆着印满中文的促销海报,冷冻柜里整只金华火腿泛着油光,空气里花椒八角的气息钻进鼻腔——这哪是超市,分明是穿越到九龙城寨的任意门。
真正让我成为常客的,是藏在生鲜区冰雾里的秘密。凌晨五点到港的活鲗鱼在池子里甩尾,菲律宾阿姨麻利地剖开鱼腹掏出苦胆:\隔壁货架挂着油亮的广式烧鸭,斩料师傅老陈的刀在砧板上跳踢踏舞。有次我盯着泰国青木瓜发愣,穿纱丽的印度姑娘直接掰半颗塞给我:\这种烟火气的知识,米其林指南可不会写。
最震撼的是干货区。三米高的货架堆满藤编筐,云南野山菌干躺在竹筛里晒太阳,韩国昆布还沾着济州岛海风。当我在枸杞货架前研究宁夏中宁特级标识时,白发老翁杵着拐杖点醒我:\后来才知他是\昨天刷信用卡机器故障,排后面的东北大哥直接替我付零钱:\推着购物车穿过停车场,加拿大鹅在残雪里踱步,车筐里绍兴黄酒碰着墨西哥辣椒酱叮当响。抱着战利品发动引擎时,瞥见玻璃窗上贴的褪色告示:\代写家书(中英越语),每封$2\——这哪是买菜,分明是给灵魂充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