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人人菜館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油锅爆香的烟火气。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墙上菜单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今日特供,塑料椅腿下垫着泛黄的旧报纸。但正是这种粗粝的真实感,让灶台边翻炒的每道菜都带着体温。
第一道必点的是砂锅萝卜牛腩。老板清晨六点就去肉铺守着,专挑带雪花纹的牛肋条,和当季水灵的白萝卜在陶锅里咕嘟三小时。上桌时汤汁还冒着蟹眼泡,牛腩用筷子轻轻一拨就散成丝缕,萝卜吸饱了肉汁,咬下去会迸出琥珀色的汤汁。记得要碗白米饭,浇两勺浓汤拌着吃,米粒裹着油亮的酱汁,能听见隔壁桌喉结滚动的声音。
第二绝是外婆菜炒鸡蛋。装在不锈钢盆里端上来,其貌不扬得像食堂大锅菜。但尝一口就知道厉害——梅干菜用绍兴黄酒蒸透,撕得碎如柳絮,土鸡蛋炒得蓬松如云,最妙是撒的那把青蒜末。老板说这是看他奶奶腌菜时偷师的,有次美食博主来拍,他摆盘时特意堆了个造型,被熟客骂:\少整花活!就要破盆装的才够味!\
夏天必点凉拌藕苗。藕带是后厨小王每天骑电驴去荷塘现摘的,指甲盖长的嫩芽带着泥浆气。用冰水激过仍脆得咯吱响,小米辣和蒜末的冲劲被香醋柔化,最后那勺现榨的花椒油才是灵魂。有次看见穿校服的学生把汤汁都喝光,抹着嘴说:\比奶茶店新品强多了。\
隐藏菜单里有道雪菜豆瓣酥。老食客才知道在打烊前一小时去碰运气。蚕豆煮到起沙,雪里蕻切得比米粒还细,猪油渣炸得酥脆拌进去。用调羹舀着吃,咸鲜里渗出豆类的清甜。有对老夫妻每周三雷打不动来吃,老爷子总念叨:\当年粮票换的豆瓣没这个香。\
厨房的抽风机在墙上震动着,油星溅到老板围裙的破洞上。他边擦汗边抱怨:\米其林来三次了,非要给星星。\玻璃柜里奖状被压在酱油瓶下,最醒目的位置贴着女儿幼儿园的涂鸦。当砂锅端上桌的瞬间,白汽模糊了墙上的\禁止吸烟\标志,你突然懂了他拒绝评级的理由——这里的好味道,本就不需要镶金边的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