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微信上问我,说想从加拿大飞回中国探亲,但机票价格涨得让人肉疼,问我啥时候买最划算。这事儿我太有感触了,自己住在多伦多十年了,每年都得飞回上海两三次,刚开始那会儿也踩过不少坑。记得2019年圣诞节前,我临时决定回国,结果一张单程票就花了快2000加元,心疼得我直拍大腿。后来慢慢摸索出规律,现在能省下好几百刀,关键就是抓住时机和用对方法。
机票价格这东西,跟季节关系最大。加拿大飞中国的航线,旺季和淡季差别特别明显。旺季一般是暑假七八月,还有年底的圣诞节到新年,这时段留学生回国、家庭团聚的多,需求暴增,票价自然飙升。航空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知道大家这时候非飞不可,价格就往高里定。相反,淡季就是春天三四月和秋天九十月,天气温和,人流量少,机票就便宜不少。我去年四月飞北京,提前盯了俩月,只花了800加元来回,比旺季省了一半还多。当然,具体还得看城市,温哥华飞广州可能比多伦多飞上海更便宜点,因为航线多竞争大。
提前预订是省钱的核心,但别太早也别太晚。我试过提前半年买票,以为能捡便宜,结果发现价格波动大,有时反而不如提前两三个月划算。航空公司的定价策略很精明,他们先放低价测试市场,需求高了就涨。最佳窗口是出发前60到90天,这时促销活动多。去年九月,我用Google Flights设置提醒,盯着加航和国航的票价变化,结果在出发前70天左右,价格突然跌到谷底,立马下手,省了300多刀。记住,周中买票比周末便宜,周二周三往往是低价日,因为系统更新数据。
省钱攻略里,工具和策略缺一不可。别光在官网死磕,用比价网站像Skyscanner或Kayak扫一圈,能一目了然找到最低价。我习惯同时开几个标签页,比较不同航空公司的组合,有时中转航班能省大钱。比如从多伦多飞上海,直航贵,但通过东京或香港中转,能便宜20%到30%,虽然多花几小时,但算下来值当。另外,加入航空会员或信用卡积分计划,长期下来累积点数换免费票,我靠加航的Aeroplan计划,去年免费飞了一趟。灵活性也很关键,如果日期能浮动几天,避开高峰日,价格可能差出好几百。
总之,找便宜机票不是碰运气,而是场耐心游戏。多观察、多比较,别怕麻烦。每次我帮朋友订票,都提醒他们:旺季避开,淡季盯紧,提前两月动手,用工具辅助。省下的钱,够在国内好好吃几顿大餐了。生活就是这样,小智慧积累成大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