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那场暴雨来得邪乎。我在窗边晾袜子,眼看着天像被人捅漏了似的往下倒水,不到十分钟,楼下街道就成了小河。正琢磨着要不要把车挪个高地儿,啪嚓一声,整个社区瞬间掉进墨缸里——停电了。老赵头在对面楼扯着嗓子喊:“变压器冒火花了嘿!” 空气里立刻飘起一股焦糊味,混着潮湿的泥土气,悬在每个人头顶。
黑暗像块厚布蒙住了眼睛,只剩手机屏幕惨白的光晃在脸上。没电,意味着没网、没电梯、没空调,冰箱里囤的鲜奶和肉开始倒数计时。这种时候,社区微信群反而成了唯一的光源。王大妈在群里发语音,急吼吼地问降压药放冷藏室会不会坏;楼下便利店张老板摸黑开了门,点着几根蜡烛,吆喝“电池、蜡烛、矿泉水,管够!先到先得,不涨价!” 橘黄的烛光跳动在他汗津津的脑门上,平时嫌他斤斤计较的邻居,这会儿都觉得那张脸挺可爱。
摸黑熬了四个小时,抢修车顶上的探照灯像把利剑劈开雨幕时,整条街都有人在窗口欢呼。灯亮了。灯下的人影反而更清晰了:物业老李浑身湿透挨家敲门确认情况,楼上的程序员小吴默默把刚充满电的充电宝塞给隔壁独居的阿婆,李医生家飘出煮咖啡的香气——他家的燃气灶还能用,正招呼冻得哆嗦的邻居进去喝口热的。一场意外停电,照见的不是黑暗,是平时隐没在各自门后的面孔。
这种事儿,躲不开,但能准备。冰箱断电后,紧闭门能保冷4小时。关键是把冻成硬块的矿泉水瓶提前塞进冷冻室,停电时拿出来放冷藏区,能当冰袋用,延长保鲜时间。药品?胰岛素和一些生物制剂必须低温,备个便携小药盒冰包(里面放好冰袋冻着)是救命招。至于照明,别光指望手机,那种带USB充电口的LED露营灯实用多了,充一次电亮整晚,还能当充电宝反向给手机续命。家里常备几桶5升装饮用水,停水也不慌。
最深的感触是,社区不是地图上冷冰冰的色块。它是停电时,张老板蜡烛映亮的那一小片温暖;是老李沙哑的敲门声;是小吴递过来的充电宝;是李医生家那杯滚烫的咖啡。灾难像块粗粝的磨刀石,把邻里关系这层薄霜磨掉了,底下温热的质地露出来。下次再听见谁家吵架、抱怨垃圾桶没及时清,或许该想想昨晚烛光里递来的一瓶水——城市丛林里,我们终究是彼此的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