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厨房那会儿,水槽的挑选差点让我失眠。当时租的公寓里,老式双槽总卡菜渣,洗个锅得斜着塞进去,溅得满地水。后来自己买房,跑遍建材市场,亲手摸过几十款水槽,才明白这小东西藏着大学问——选对了,家务变享受;选错了,天天和污渍较劲。
水槽类型里,单槽是我的心头好。空间开阔,塞得下炒锅、烤盘,甚至能给孩子洗澡。洗菜时水流不局促,唰唰几下就干净。唯一不足是沥水得配个架子,否则台面湿漉漉。但比起双槽的分区限制,单槽的自由感更合现代厨房节奏。
双槽呢?适合精细活儿。左边洗碗右边冲果,分工明确。可尺寸小了就尴尬——上次朋友家聚餐,洗汤锅时水花四溅,我俩相视苦笑。真要选双槽,深度别低于20厘米,槽宽至少40公分,否则实用性打折扣。
材质这块,不锈钢最抗造。304食品级钢体耐酸碱,酱油咖啡渍一擦即净。我家现在用的就是台下式不锈钢单槽,五年了没半点划痕。陶瓷款优雅复古,英式乡村风厨房配它绝美,但千万别手滑摔碗——去年邻居家裂了个角,修补费够买新的。
花岗岩复合水槽是低调贵族。触感温润,颜色能定制成台面同款,整体感强。德国品牌如Blanco的防污涂层确实厉害,红酒渍半小时内擦掉不留痕。价格嘛,三千起跳,值不值看预算。若常做烘焙或料理海鲜,这种抗油抗腥的材质会省心不少。
台下盆安装是我强推的。台面边缘磨圆,抹布一抹到底,没有藏污纳垢的缝隙。台上盆虽安装简单,但玻璃胶发霉后,那黑边简直噩梦。量尺寸时多留5厘米余量,给水管和垃圾处理器腾位置——我家第一次装完,才发现抽屉开不全。
选购别光看颜值。手摸边缘是否光滑,敲听声音是否沉闷(厚实材质回响低沉)。水龙头孔数提前规划,三孔设计兼容抽拉式龙头,洗水槽角落更方便。深度选22厘米左右,弯腰不累,水花不外溅。
厨房小的家庭,试试转角异形槽。L型设计利用死角,洗涮空间反增大。预算紧的话,国产不锈钢性价比高;追求品质,瑞士Franke或日本TOTO的静音防震技术值得投资。记住,水槽是十年伴侣,现场试过再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