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车经过Markham的街头,那股熟悉的茶餐厅香气总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作为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的老饕,我对这里的港式美食情有独钟。Markham的华人社区像个小香港,茶餐厅遍地开花,但真正能还原地道风味的并不多。记得去年深秋,我和老友在寒风里钻进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一杯热奶茶下肚,瞬间驱散了寒意。那种丝滑的口感,带着红茶的微涩和淡奶的醇厚,仿佛把我拉回九龙的老街。
金凤茶餐厅是我常去的地方,藏在Kennedy Road的一个角落。老板是香港移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那份传统。他们的菠萝包绝了,金黄酥脆的外皮一咬就碎,内里松软得像云朵。配上一杯现拉的丝袜奶茶,茶香浓郁却不苦涩,奶的比例恰到好处。有次周末带女儿去,她第一次尝到新鲜出炉的蛋挞,酥皮层层分明,蛋液滑嫩如布丁,她瞪大眼睛说:“比奶奶做的还好吃!” 这种味道不只填饱肚子,更连着乡愁。
另一家值得一试的是翠园茶室,在Main Street附近。那里的咖喱鱼蛋和西多士是招牌。鱼蛋弹牙劲道,咖喱汁熬得香辣不呛口,蘸着烤得焦脆的面包片吃,一口下去满嘴生香。奶茶师傅是位白发老人,总爱聊起七十年代在香港学艺的故事。他说,真正的港式奶茶要用锡兰红茶和荷兰淡奶,拉茶时手腕的力道决定了顺滑度。每次看他专注地拉茶,茶液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我都觉得那不仅是饮品,更是一门活着的艺术。
茶餐厅文化背后藏着香港的历史变迁。五六十年代,这些地方是劳工阶层的歇脚处,简单食物里透着人情味。如今在Markham,它成了华裔社区的纽带。周末清晨,店里总挤满家庭和年轻人,点一份干炒牛河或焗猪扒饭,配杯奶茶,聊着天南地北。食物虽简单,却承载着记忆和归属感。有一次,我遇见一位白发老人独自坐着,他说这里的奶茶让他想起亡妻的手艺,每一口都是回不去的时光。
如果你来Markham,别光顾着逛大商场。找个茶餐厅坐下,点杯奶茶,尝尝那些看似平凡却匠心独运的小吃。它不是高档料理,却用真诚的味道讲述着故事。或许你会像我一样,发现生活里最温暖的瞬间,往往藏在一杯热茶和一张旧木桌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