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暴雨突袭多伦多时,我正巧躲进伊顿中心的鼎泰丰。玻璃幕墙外雨幕如瀑,里头却是氤氲着熟悉又陌生的香气——蒸笼叠起的云雾里,裹着跨越太平洋而来的东方烟火气。这间开在北境的小笼包圣地,菜单上藏着些不点就白来的门道。
小笼包自然是铁律。但别急着点原味,试试松露那款。薄如蝉翼的面皮裹着滚烫的肉汁,顶上缀着指甲盖大小的黑松露片。咬开瞬间,松露那股带着森林湿气的霸道香气直冲天灵盖,和肉馅的清甜撞出奇妙的回响。多伦多本地食评人曾为它吵翻天,说这是“对传统的亵渎”,我却觉得,在加拿大黑松露的原产地,这份融合有种落地生根的聪明。
红油抄手端上桌时,朋友皱眉:“看着不辣?” 一勺下去才知厉害。辣油是温润的,不烧喉咙,只麻舌尖,底下垫着脆口的豆芽和黄瓜丝,酸甜微辣的酱汁浸透了每道褶子。秘诀在醋——用的是镇江香醋混了点儿意大利黑醋,那股子醇厚的酸,把北美偏甜的味蕾平衡得刚刚好。同桌的四川妹子吃得鼻尖冒汗,筷子却没停过。
容易被忽略的是排骨蛋炒饭。排骨炸得酥到骨头缝里,裹着薄脆的琥珀色糖衣,咬下去“咔嚓”一声响。炒饭粒粒分明,蛋花碎金般散落其间,镬气十足。最妙是垫底那层吸饱肉汁的娃娃菜,半脆半糯,解了油腻又添清甜。这道看似家常的功夫菜,后厨要掐着秒表控制炸排骨的火候,多一秒就柴,少一秒不香。
甜点必点酒酿芝麻汤圆。温热的酒酿带着微微发酵的米香,浮着几粒金桂。汤圆皮薄得透光,黑芝麻馅浓稠如墨,滚烫地淌出来。有趣的是,他们特意降低了甜度,适应本地口味,反倒更突出芝麻的坚果焦香。服务生见我拍照,笑着提醒:“小心烫,但凉了芝麻就不流心了。” 这温度的把控,藏着老铺的执念。
菜单末尾藏着彩蛋:芋泥小笼包。紫薯染的粉紫色面皮,裹着细腻顺滑的芋泥。没有肉汁的澎湃,却有芋头质朴的香甜在舌尖化开,像吃进一口温柔的晚霞。同桌的加拿大老太太吃完眼睛发亮,特意要了份外带,说要让老伴尝尝“东方的紫薯魔法”。
离店时雨停了,玻璃窗映着霓虹。鼎泰丰的厉害,在于把十八道褶的匠气藏在全球标准化的表象下。多伦多分店的菜单,像棵移栽的树——根还扎在苏州汤包的浓汤里,枝叶却探向安大略湖畔的风,结出些意外甜美的果子。或许,所谓正宗,本就是场永不停歇的温柔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