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搞個人銀行戶口,恆生銀行幾乎係每個人嘅首選。但點解佢咁巴閉?開戶究竟有咩門檻?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清楚,仲要分享啲分行職員唔會主動講嘅貼士。我喺中環返工十幾年,見證過唔少朋友開戶踩坑,呢篇絕對係血淚換嚟嘅實戰心得。
講到開戶門檻,恆生算係貼地。你帶齊三寶——身份證、住址證明(三個月內嘅水電煤單或銀行信),再加個入境小票(非永久居民要),基本上就得。不過有樣嘢好多人唔知:佢哋對住址證明好執著。試過有朋友拎咗張業主手寫租單去,結果食閉門羹。記住,一定要係印出嚟嘅正本,手寫嘅?Sorry,下次請早。
親身落分行排隊?Out喇!而家醒嘅都係用「網上預約開戶」。朝早九點撳入App,揀間少人嘅分行(避開中環銅鑼灣呢啲戰場),慳返兩粒鐘排隊時間仲免卻同人逼。上個月幫新移民表弟搞,預約咗黃埔分行,由入門口到搞掂唔使三十分鐘,仲有專人奉茶。記住,預約時㨂「綜合戶口」,包埋儲蓄同往來,第日碌卡轉數都方便。
恆生最殺食嘅係個「多幣至尊」服務。唔係得個名咁簡單,真係可以同時Hold住十三種外幣。上個月我買澳元基金,直接喺戶口兌完即時過數,慳返找換店差價同手續費。仲有個「外幣定存優惠」好抵玩,新資金存美金三個月,年息成4.8厘,比定期高出一截。不過要醒水:呢啲優惠通常要主動問先有,櫃位姐姐唔會自動派彩。
講到跨境理財,恆生個「跨境理財通」真係打通任督二脈。我上個月試過用「速匯」服務轉錢去內地中銀戶口,朝早十點撳制,下晝三點已經喺深圳戶口見到數。手續費仲平過傳統TT好多,每筆固定$80港紙,轉十萬都係收呢個價。不過溫提:內地收款戶名一定要同香港戶口完全一致,普通話拼音差隻字都唔得。
而家仲有「遙距開戶」呢支歌仔唱?係有,但只限特選客戶。如果你係大公司Management Trainee或者專業人士(醫生律師呢啲),收到恆生寄嘅邀請碼,恭喜你!安坐家中對住手機掃臉就搞得掂。普通打工仔?暫時仲係要親身去分行。不過風聲話年底會開放畀更多客戶,密切留意官網啦。
實體卡方面,恆生新出嘅「Visa Signature卡」好抵讚。唔單止海外簽賬2%回贈,最正係免收外幣交易手續費(通常收1.95%㗎!)。上個月我去東京狂掃貨,碌咗五萬円,對返數真係冇被劏到匯水。仲有樣隱藏功能:可以綁入Apple Pay做「拍卡增值」,八達通唔夠錢時拍手機即過數,地鐵閘口前唔使再狼狽掏銀包。
講到尾,點解揀恆生?除咗分行多過7-11(全港超過200間),佢個「轉數快」真係救急神器。試過半夜十二點要過數畀裝修師傅,撳幾個掣就搞掂。仲有啲鮮為人知嘅服務:譬如話「智安心」存款保障,就算銀行出事都有五十萬包底。不過最實際係佢嘅「彈性結餘」——普通綜合戶口最低結存係五千蚊,但新開戶頭三個月豁免,岩晒糧尾一族過渡。
最後醒多個貼士:開戶時記得順手開埋「投資戶口」。唔係叫你即買股票,而係用佢個「基金智選計劃」。每月最低供一千蚊,可以自動分散買環球基金。我由2018年開始月供亞洲高息債券基金,到而家平均年回報有5.3%,好過放定期。重點係:透過銀行買基金,手續費比證券行平三成,呢啲着數唔開戶係拎唔到㗎!
開完戶口記住即刻下載「HSBC HK」App(恆生都用得),入面個「支出分析」功能簡直係洗錢照妖鏡。上個月佢話我飲咖啡飲咗$2,800,嚇到我即刻戒咗星巴克。仲有個「目標儲蓄」設定好有用,設定「旅行基金」目標後,每次碌卡都會自動round up儲錢,我去沖繩嘅機票就係咁儲返嚟。銀行服務唔再係冷冰冰嘅數字遊戲,識得用,真係可以慳水慳力又慳錢。
評論:
想問下而家非永久居民開戶係咪仲要睇住址證明?我剛搬屋得臨時租約點算好?
文中講嘅外幣定存4.8厘好吸引,但係咪要新資金?舊錢轉過去有冇得食高息?
恆生個跨境轉帳真係咁快?我上星期轉去內地建設銀行等咗兩日先收到
有冇人用過佢個基金智選計劃?月供股票同月供基金邊個回報高啲?
學生哥想開戶但冇固定收入,最低存款五千蚊會唔會好難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