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夏天總是悶得讓人發慌,領務局大廳的冷氣開得再強,也壓不住排隊人潮的躁動。我捏著舊護照磨損的封皮,邊角已經捲起,像被海浪反覆拍打的礁石。上次用它通關還是疫情前的事,指尖滑過泰國海關的藍色戳章,墨跡暈開得像一灘擱淺的潮水。櫃檯人員接過文件的瞬間,我腦子裡突然閃過曼谷機場那聲「刷不過」的刺耳警報——晶片失效了。原來護照和記憶一樣,放久了,也會失靈。
別小看那張兩吋照片!多少人栽在這關。我跑遍巷口三家照相館,第一家拍出來耳廓沒全露,第二家眼鏡鏡片反光像探照燈,第三家老闆叼著菸,喀嚓一聲:「少年仔,這規矩比相親還嚴哪!」白底要夠純,頭頂到下巴必須3.6公分整,不能笑露齒,連眉毛被瀏海遮住半截都不行。領務局官網的「相片規格檢核區」得先闖過,否則現場重拍,隊伍尾巴會長到繞建築物半圈。
必備文件攤在咖啡漬斑斑的木桌上:舊護照得帶,即便剪角過期也別扔,裡頭的簽證可能是救命符。身分證正本加正反影本,影本得用A4白紙,別拿回收紙背面湊合。最近六個月內戶籍謄本正本一份,戶政事務所五分鐘就能申請到。最容易被忘的是「護照申請書」——線上填完印出,簽名欄位要親筆簽,別傻傻用電腦打字。我鄰座的阿姨就因簽名不符被退件,急得眼眶泛紅。
現場繳費像在玩通關遊戲。現金當然收,但千元鈔太多櫃員會皺眉。信用卡限VISA、Mastercard,我那張JCB當場吃癟。最穩是金融卡,插進讀卡機嗶一聲就過。繳費單據別亂塞,後續領照要核對。偷偷說,選「自行領取」比郵寄快兩天,尤其當你發現下週得出差時,那兩天堪比黃金。
避開人潮有秘訣。週一與週五絕對是地獄模式,週二下午通常有驚喜空檔。線上預約根本是VIP通道,凌晨十二點系統重開時搶位,比演唱會搶票容易些。我上次約到九點半,九點十五分踏進大廳,十點十分新護照已捏在手心。經過埋首填表的人群時,有種走快速通關的罪惡快感。
新護照拿到那刻,皮革味混著油墨香竄進鼻腔。深藍封面燙著閃亮的國徽,比舊版多了立體浮雕。翻到資料頁,晶片位置透著金屬光澤,像藏了微型太空艙。指腹撫過浮水印的玉山圖案,山稜線在燈光下若隱若現。這本小藍書將載著我去敲開未知的國門,而所有的奔波焦躁,終究在閘口「嗶」聲響起的瞬間,蒸散成雲端的積雨雲。
評論:
照片規格說耳廓要全露,但我天生招風耳超貼頭皮,拍照時狂搓耳朵還是只拍到半邊,這樣真的會被退嗎?
上週三沒預約直接衝,從抽號碼牌到繳費離開整整耗掉三小時,腿快斷了大家真的乖乖預約啊!
舊護照裡還有有效的日本五年簽,新護照到手後要怎麼把簽證移過去?需要特別申請嗎?
在國外護照快過期怎麼辦?上次在洛杉磯辦急件,附上機票證明還是等了一週,急到嘴破三顆
推金融卡繳費+1!信用卡感應失敗兩次,後面阿伯嘖聲超大,最後掏千元鈔被櫃檯姐姐白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