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信用咭申請的事,我自己也經歷過幾次,每次填表都像在賭博,不知道會不會過關。記得去年申請第一張卡時,資料沒準備齊全,結果拖了快一個月才批下來,浪費不少時間和機會。後來慢慢摸出些門道,才發現申請信用咭其實有訣竅,關鍵在於事前準備和選擇對的銀行。
先聊聊快速審核這塊吧。銀行審核信用咭時,最看重的是你的財務穩定性和信用紀錄,這不是秘密,但很多人忽略細節。比方說,申請前最好先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確認沒有錯誤或逾期紀錄,我上次就發現一筆小額貸款被誤報,趕緊修正後,申請當天就收到核准通知。另外,時機也很重要,避開年底或節慶旺季,銀行人力充足,處理速度自然快。還有啊,線上申請比紙本快多了,現在多數銀行都有App,填完資料上傳文件,最快隔天就能知道結果,不像以前要跑分行排隊。
優惠比較更是學問大,現金回饋、哩程累積、免年費這些聽起來誘人,但陷阱也不少。我曾經衝著高回饋率辦了一張卡,結果發現有消費門檻限制,每月沒刷到一定金額,回饋就縮水。後來學乖了,會仔細看條款,像年費部分,有些銀行首年免年費,但第二年就開始收,如果沒注意到,等於白忙一場。建議大家先釐清自己的消費習慣,如果是常出差的人,航空哩程卡可能更划算;愛網購的話,現金回饋卡搭配特定通路優惠,省下來的錢比想像中多。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親身經歷。有次我比較三家銀行的優惠,發現A銀行標榜無條件1.5%回饋,但仔細算算,B銀行在超商消費有加碼,反而更適合我這種每天買咖啡的人。結果選了B銀行,半年下來省了快兩千塊,還累積不少點數換禮品。這種小事累積起來,就是實質的財務管理,別小看它。
總之,信用咭不是越多越好,重點是找到符合你生活方式的卡。多花點時間研究,避開地雷,申請過程會順暢許多。下次再聊聊怎麼用信用咭理財,讓它變成資產而非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