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五年前,我站在桃園機場,盯著螢幕上飛往巴黎的機票價格——數字高得讓我心涼。那趟旅行差點泡湯,全因沒早點學會累積飛行里程。現在回頭看,那些點數不只是數字,是讓我飛遍三十多國的隱形翅膀。今天,就來聊聊我這些年摸爬滾打出的里程累積秘訣,不是什麼速成班,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智慧。
信用卡絕對是里程遊戲的起手式。別急著辦卡,先摸清自己的消費習慣。我試過十幾張卡,最後鎖定那張航空聯名卡,超市買菜、加油通通有雙倍點數。上個月買台新筆電,刷下去就換到半張東京機票。關鍵是看回饋比例,別被年費嚇跑——算一算,飛一趟就回本了。
航空公司聯盟像一張隱形網,星空聯盟或寰宇一家這些大咖,讓里程跨國流通。有次飛紐約,我搭夥伴航空,點數直接轉到常飛的計畫裡,省下三成兌換成本。入門時別貪多,先選一家主力,慢慢擴張版圖。記得設定自動累積,連轉機的小段飛行都別放過。
日常消費是金礦。網購時,我總先繞道里程合作平台,像某些電商綁定點數加倍,買件外套就能賺幾十里程。連叫外賣都用特定App,累積點數像存零錢罐。出差住飯店?挑那些有里程回饋的連鎖品牌,睡一晚等於存飛行的燃料。
陷阱藏在細節裡。里程過期是最痛心的教訓——我有次忘了檢查,五千點蒸發掉。現在手機設提醒,每季登入帳戶晃一圈。兌換機票時,避開旺季尖峰,淡季飛大阪能用半價點數搞定。別急著換小東西,里程留給長程航班才划算。
這些技巧聽來瑣碎,但堆疊起來,就是自由的門票。去年我用里程飛了六趟,花費不到過去的一半。開始吧,把每筆消費變成探險的籌碼,世界比你想象的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