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幫朋友跑完區公所回來,襯衫背後汗濕一片。這位糊塗蛋弄丟了水費單,房東又出國,急著辦信用卡碰一鼻子灰。看他抓著頭髮在超商影印機前團團轉的模樣,突然想起自己當年第一次租屋,拿著手機帳單去辦貸款被櫃檯小姐溫柔打槍的窘境。住址證明這張紙啊,平時塞在抽屜角落生灰,要用時才發現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
颱風天那晚,頂樓加蓋的鐵皮轟隆作響,我縮在漏水的窗邊黏貼破損的戶口名簿。雨水混著膠水滲進指縫,突然理解為什麼老一輩總把戶籍文件鎖在鐵盒裡。這幾年陪人辦過十七次租屋公證,替阿嬤跑過八趟戶政事務所,連便利商店店員看我拿雙證件都直接抽影印卡。有些生存技能,真是用狼狽換來的。
水電瓦斯帳單最實在,但租屋族常卡關。上個月幫大學生阿凱解套,帶著他和房東約在星巴克簽租賃契約,順便要了蓋房東私章的水費單影本。咖啡還沒喝完,契約書已躺在戶政事務所歸檔。記得影本要寫「與正本相符」並壓日期,上次鄰居阿姨少這步,白排四十分鐘隊。
銀行帳單看似方便卻藏陷阱。去年幫退休教師王老師處理,他拿出燙金的英文貴賓帳單,行員客氣地說要中文版。後來發現郵局帳單最穩當,每月五號前申請補寄,牛皮紙信封右下角那行地址,公家機關最認帳。最近新招是超商事務機列印電費單,颱風夜十一點還能操作,機器吐紙的嘎吱聲簡直天籟。
戶籍謄本像核武器等級的證明。那次陪單親媽媽辦學貸,從區公所衝到地政事務所再奔稅捐處,三小時集齊三份文件。窗口人員核對遷入紀錄時,她指甲掐進我手臂的顫抖至今難忘。若要用這招,記得帶齊身分證、印章,還有戶口名簿正本——去年冬至前幫阿公辦,他堅持帶三十年前的藍皮舊本,結果得重跑兩趟。
偷偷告訴你,區公所下午比早上空,週三通常人最少。上回替開便當店的陳姐趕辦紓困貸款,選週三帶她衝去,從抽號碼牌到拿到戶籍謄本只花二十分鐘。經過飲料店時她硬塞給我一袋珍珠奶茶,吸管戳破封膜的瞬間,甜味混著文件油墨味,竟是生存的滋味。
總在這些時刻看見城市的溫柔。戶政阿姨幫我修改申請書的錯字,超商店長借私章給忘記帶印的老伯,還有那次在稅捐處,前後排隊的人互相提醒文件缺漏。或許住址證明真正要驗證的,是人與土地之間那些看不見的連結。下次你捏著皺巴巴的帳單在櫃檯前發慌時,記得深呼吸,這座島上總有誰正為你留著一盞燈。
評論:
房東說怕被課稅不肯給租約正本,用有他簽名的電費單影本加三個月轉帳紀錄行得通嗎?
上週拿信用卡電子帳單去辦護照被退,明明印得很清楚,承辦員說要紙本寄送那種才行?
請問公司統編帳單能當證明嗎?我是SOHO族在家工作,水電費都掛公司名稱
在背包客棧打工換宿兩個月,想辦門號但沒任何帳單,廟宇寄來的平安符信封算數嗎?
看到超商列印那段超有同感!上次颱風夜在7-11印電費單,店員還幫我手寫註記日期蓋店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