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LIHKG論壇上,旅遊保險的討論熱度飆升,好多網友都在分享自己踩過的雷,或是如何靠保險救回一命的故事。我自己也有過深刻教訓,幾年前去日本滑雪,不小心摔傷骨折,醫療費高達十幾萬台幣,幸好當時買了保險,才沒讓旅程變噩夢。這種事不是特例,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旅行變數多,從航班取消到行李遺失,隨便一個意外就可能燒掉你整趟預算。
說到精明投保,很多人以為隨便挑個便宜的就好,但魔鬼藏在細節裡。首先得看覆蓋範圍,醫療保障至少要有百萬台幣額度,尤其去歐美地區,急診一次可能就破萬。再來是行程延誤或取消,條款裡常有限制,比如延誤超過6小時才理賠,這點在LIHKG上常被吐槽,有人航班只延誤5小時,結果一毛錢都拿不到。另外,別忽略「除外條款」,像極限運動或預先疾病,很多計劃不保,事前得讀清楚保單小字。
推薦部分,我從LIHKG熱門討論整理出幾個實用選項。如果是短途亞洲行,國泰產險的「旅行綜合險」CP值高,年繳約千元台幣,涵蓋醫療和行李損失;長途歐美遊的話,安達保險的「全球尊享計劃」更全面,醫療額度上千萬,還包新冠肺炎相關費用。網友們特別推AXA的線上投保,流程快、理賠順,有人分享在泰國食物中毒,三天內就拿到錢。切記別貪小便宜,那些超低價保單往往保障縮水,論壇上就有人買了99元方案,結果行李丟了只賠500元。
LIHKG上的討論很真實,一堆血淚史教你避坑。例如,有網友提醒簽約前先查保險公司評分,像金管會網站或國際評級機構,避免遇到理賠刁難的爛公司。另一個熱點是「旅遊泡泡」時期,很多人被取消條款搞瘋,保單寫「不可抗力因素」不賠,但疫情算不算?這爭議在論壇吵翻天,最後多數人建議選彈性高的計劃。總之,投保前花半小時比較,絕對比事後後悔強。
旅行是為了放鬆,別讓意外毀了一切。多上LIHKG爬文,看看過來人經驗,再結合自己需求挑保單。下次出遊前,記得把保險當必備品,就像帶護照一樣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