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錢包時,翻出幾張渣打銀行的信用卡,才想起這些年來它們如何悄悄成為我日常消費的得力助手。作為一個經常往返亞洲各國的商務族,我對信用卡的挑選向來苛刻——既要實用回饋高,又不能綁手綁腳。渣打在這方面確實玩得挺溜,尤其幾款熱門卡種,簡直是為不同生活場景量身打造。今天就來聊聊我親身體驗過的這些卡,順便分享些申辦時的小撇步,免得大家踩雷。
先說渣打現金回饋御璽卡吧,這張是我的主力卡。它主打無年費門檻,國內消費一律1.88%現金回饋,國外刷還能飆到2.5%,不像有些銀行搞階梯式回饋,算得人頭昏。記得去年出差東京,機票加住宿刷了十幾萬,月底帳單直接折了三千多塊,感覺像撿到寶。不過,它有個小缺點:回饋上限設在每月一萬五,對大戶可能不夠用,但像我這種中產階級剛好。另一張熱門的是The Shopping Card,專攻購物狂。我老婆超愛這張,週年慶時配合百貨像新光三越,回饋率翻倍到5%,上回她買化妝品省了快五千。缺點是得盯緊活動檔期,錯過就只剩基本1%了。
再來談談渣打優先理財卡,這張比較挑人,專為資產百萬以上的客戶設計。我有個搞投資的朋友用這張,機場貴賓室無限次進出,還有專屬理財顧問一對一服務。他說年費雖要五千,但省下的時間和額外福利早就回本。相較之下,亞洲萬里通卡更適合旅遊控,每刷三十元累積一里,搭配航空公司促銷時,換張香港來回機票不難。不過,里程卡得有耐心累積,急著用的人可能覺得雞肋。
比較完卡種,申辦技巧才是重頭戲。很多人抱怨被拒,其實關鍵在細節。首先,信用評分是銀行第一關,我建議先查聯徵報告,確保沒遲繳紀錄。收入證明也要扎實——渣打偏好月薪三萬五以上,但自由業者別灰心,附上稅單或存款證明照樣有機會。線上申請超方便,填表時別偷懶,地址、職業全寫清楚,我上次十分鐘就搞定核卡。如果信用分數普通,試試分行臨櫃,找理專聊聊背景,他們常能彈性處理。切記避開促銷高峰期,像年底發卡量爆增,審核反而更嚴。
整體來說,渣打信用卡的優勢在靈活度高,劣勢是部分卡種回饋規則稍複雜。我的心得是:選卡前先問自己「最常花在哪?」御璽卡萬用,Shopping卡重血拼,里程卡玩旅行。申辦時,當成面試準備,文件齊全就贏一半。未來如果渣打能把回饋上限放寬,肯定更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