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多伦多,我总忍不住溜达进唐人街的那条小巷子,不是为了别的,就为了胡大那股子烟火气。上周五晚上,我又挤进那家小店,门口排着长龙,空气里飘着花椒和辣椒的呛香,混着人群的喧闹声,像一场没完没了的派对。老板老王认出我,咧嘴一笑:“老地方,麻辣小龙虾先上?”他总记得我这点小嗜好。胡大不是什么高档餐厅,就是个十来张桌子的苍蝇馆子,可它藏着多伦多最地道的川味儿,从九十年代开张到现在,早成了本地吃货的秘密基地。墙上贴满了褪色的菜单和老照片,记录着移民故事——那些四川来的厨师,把家乡的麻辣灵魂,一点点熬进这异国的冬天里。
探索胡大,得挑个闲日子。我习惯下午三点溜达过去,避开饭点人潮。店里空些,老王有空闲聊几句。他指着厨房说:“看,那口大锅,用了二十年,炖出的汤底才够味。”胡大的魅力不在装潢,而在那股子真实劲儿。菜单是手写的,纸张泛黄,字迹潦草,但每道菜都带着故事。比如那道“江湖烤鱼”,老王说灵感来自重庆江边的夜宵摊,鱼是每天从安大略湖现捞的鲈鱼,外皮烤得焦脆,鱼肉嫩得能化在舌尖,底下垫着藕片和豆芽,吸饱了麻辣汤汁。吃一口,辣得人直冒汗,却又停不下筷子——那滋味,像把多伦多的冷风全赶跑了。
说到必尝菜品,我得推荐三样。头一个当然是麻辣小龙虾,胡大的招牌。虾是魁北克运来的活虾,个头不大,但肉质弹牙得很。老王亲自调酱,花椒、干辣椒、豆瓣酱慢火炒香,再加啤酒焖煮,辣中带甜,后劲十足。剥开虾壳,蘸点汤汁,那股鲜辣直冲脑门,配上一杯冰啤酒,简直是人间至乐。第二样是担担面,别看名字普通,胡大做的可不一样。面条手工拉的,筋道有嚼劲,肉臊子炒得焦香,拌上芝麻酱和红油,撒一把葱花。吃的时候得拌匀,每一根面都裹满酱汁,麻辣里透着坚果香,暖胃又暖心。最后是樟茶鸭,这道菜少见人点,但绝了。鸭子先烟熏再用茶卤,皮脆肉嫩,带着淡淡茶香,蘸点甜面酱,配片黄瓜,解腻又清爽。这三道菜,像胡大的三张脸:火爆、家常、精致,吃一圈下来,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胡大的背后,是多伦多移民文化的缩影。老王跟我聊过,他九十年代从成都来,起初在工厂打工,后来攒钱开了这店。“就想让老乡尝到家乡味,”他说。现在,店里常坐满各色人——学生、上班族、老移民,甚至西人面孔,都冲着那口麻辣来。美食在这儿不只是填饱肚子,是根,是回忆的锚点。胡大的菜不花哨,用料实在,价格也亲民,一盘小龙虾二十加币出头,吃得饱又过瘾。可它教会我,好味道从来不在米其林星星里,而在这种街角小店的热闹中。下次你去,别光顾着吃,听听周围的笑声——那是多伦多最真实的脉搏。
|